第02版:综合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3月28日 星期

浙农林大学生积极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


□本报通讯员 陈胜伟 丁楚琪

3月25日晚,浙江农林大学不少学生志愿者准时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他们熄灭教室寝室里的电灯,倡导周围同学也关掉电脑、手机,并围绕“生态育人”“碳达峰”“碳中和”等生态主题在黑暗中进行交流。

“地球一小时”活动,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于2007年发起的一项全球最大的环保活动,提倡于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当地时间20:30,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自愿自发参加,关上不必要的照明和耗电产品一个小时,来表明大家对自然保护的关切。

“除了参与熄灯一小时活动,我们还积极倡议举行节约一滴水、‘光盘’一辈子等活动,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少用一度电、拧紧水龙头、吃完盘中菜,都是对环保事业的支持。”学校志愿者姜立健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行动,让广大师生携起手来,共同保护地球,自觉成为环保志愿者。

大二学生徐丽说:“熄灯一小时容易,但是要在内心深处树立环保意识,时时处处节约能源并不容易。2020年9月,我国明确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需要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

“办学60多年来,‘生态’二字始终是学校浸润根系的办学底色,更是融入浙农林大人精神血脉的恒久印记。开展‘地球一小时’活动,是推进实施‘生态育人,育生态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从2021年开始,学校探索实施“生态育人,育生态人”工程,通过开展生态课程、生态文化、生态环境、生态研究、生态实践五大生态育人行动计划,将生态理念融入“三全育人”各领域和全过程,引导全体师生强化生态文明理念和主动担当意识,努力使每个浙农林大人烙上“生态印记”。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