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郑远 通讯员 钟林男
“您的孩子今天在学校表现出色,收到6条来自班主任及体育教师关于早操、大课间活动、课外体育活动等方面的点赞……”近日,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第一小学二(1)班学生张珈语的家长收到了一条特殊的“温馨提示”。短信中,详细介绍了孩子的在校运动情况和需要家长注意的问题,语言平实却真情流露,如面对面交流一般。
该校近年来构建并完善了体育过程性评价体系,通过“快乐扫一扫”,让教师对学生的运动表现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多形式的个性评价。在“快乐扫一扫”即时性评价平台中,主要从“体育竞赛”和“自我锻炼”两个方面对学生体育表现进行评价,其中包含了校内竞赛、校外竞赛、早操、大课间活动、课外体育活动等多个子项。
“根据学生表现,教师可以通过手机端或者电脑在‘快乐扫一扫’中给学生点赞。如学生当天累计点赞数达到3条及以上,在下午4点半至5点期间,系统会自动向家长绑定的手机号推送相关短信。”沈家门第一小学校长毛华杰介绍,学校通过该平台进一步密切家校联系,同时通过“私人定制”的大数据评价体系记录学生运动生活发展轨迹,为学生成长进行数据画像。
沈家门第一小学体育评价方式的转变是普陀区用好教育评价“指挥棒”,推动学校体育教学不断深化改革、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普陀区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结合区域实际丰富创新体育课堂评价体系,实行“区队校办”的新业余训练模式,有效提升学生体育水平。
在浙江省运史上规模最大、项目最丰富、参赛人数最多的省第十七届运动会中,舟山代表队表现亮眼,尤其在跳高跳远项目上,取得了历史突破。实现突破的是普陀区东港中学跳高队,他们获得了1金3银4铜的好成绩。
“正是‘区队校办’的新业余训练模式给予了队伍强有力的支持。”东港中学跳高队主教练傅剑波表示,“跳高得从娃娃抓起,最好是小学四五年级就开始系统训练。得益于区内丰富的体育赛事,队伍成员多数是在赛事现场‘抓’的苗子。”
如今,丰富的体育赛事已成为普陀区各中小学校内的一道风景。以舟渔学校为例,每学期有校园吉尼斯、“星贝贝”成长足迹、体育综合素质评价、每月之星评比、体育争章等体育活动与赛事,基本实现“班班有活动,周周有比赛,月月有颁奖”。“我们希望通过各类体育活动,尽可能发挥体育评价功能,让更多孩子能够享受体育的魅力和运动的快乐。”舟渔学校校长毛红霞解释。
“倡导健康第一,以生为本,以‘教会、勤练、常赛’为抓手,建构‘学、练、赛’一体的体育课堂教学体系。”普陀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区内各中小学校还在课后服务时间开设各类体育运动项目,依托体育兴趣拓展班、托管服务体艺兴趣班等,制定柔性评价量表,提升学生体育运动技能,增强体育运动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