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3年3月21日 星期
杭州拱墅区163个核酸采样亭“大变身”——
在校园绽放新可能


□本报记者 舒玲玲

“绿头萝卜称大王,红头萝卜当娘娘。隔壁莲藕急了眼,一封战书打进园……”透过话筒,小播音员林奕州清脆的童音传来。这天,他给所有的小朋友和家长讲了《一园青菜成了精》的绘本故事。

今年3月以来,每到下午放学时间,位于杭州市仙林实验幼儿园门口的蓝精灵广播亭都会准时开播。细心的家长发现,虽然“穿上”了“绿野仙林”的童话外衣,但广播亭的内核,其实就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核酸采样亭。

经过精心设计与改造,核酸采样亭变身为“劳动工具小屋”“爱心驿站”“青春V站”“玩具妙妙屋”等,焕然一新地出现在杭州市拱墅区各中小学幼儿园里。区教育局希望它们在完成阶段性使命后,重新发挥使用价值,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寒假期间,随着防疫政策优化调整,拱墅区居民发现,原本散落在街道、社区各处便民点的核酸采样亭不见了。全区163个核酸采样亭已经转移到相应的学校和幼儿园。此前,区教育局发出申领通知,有110多所中小学校(校区)和幼儿园递交申请。

“这批核酸采样亭材质过硬、质量非常好,还自带空调、监控设备、报警设备、人脸识别系统等。”拱墅区教育发展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积极申领的学校,有的是为了拓展校园实用空间,有的是为了承载校本课程的实施,还有的是为了给心灵一个休憩的港湾。

当然,转移安置不是目的,如何更好地变身改造和后续使用,使其融入校园文化、融入课程活动、融入校园生活,让小亭子发挥大作用,才是拱墅区教育局关注的重点。于是,一场核酸小屋改造方案征集活动就此展开——

“老师,是不是又要做核酸啦?”新学期开学,看到幼儿园门口多出了一个核酸采样亭,孩子们下意识地发问。仙林实验幼儿园位于仙林苑小区内,面积有限,很难从物理空间上做拓展。园长高虹最初想把核酸采样亭用作保安岗亭,也想改造成母婴室和社区共享,还想把它变成孩子们的活动空间。

“我们能不能开动脑筋给核酸采样亭变个身?”高虹尝试向孩子们征集想法。没想到,孩子们的积极性非常高,游戏房、娃娃家、装扮屋、广播亭、早餐店……他们甚至还画出了自己心目中理想小屋的样子。经过全员投票,广播亭的创意最终胜出。“所有需求都要首先让位于孩子的需求。”这里加一块放置绘本的搁板,那里放一些小奖品用于奖励积极互动的家长,再添加一套录播设备……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各种想法都被记录进改造方案,并最终落地。

像这样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围绕核酸采样亭改造变身的大讨论在各投放点学校展开。他们把改造计划当作一个项目任务,“用来做什么”“可以怎么做”“怎么设计改造”等成为师生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让学生“走到前面”,鼓励他们查找资料、进行方案比稿、出效果图等,创意的过程也变成了教育的过程。

集暖心照片墙、菜鸟驿站、简易吧台等多功能于一体,杭州市风帆中学打造的“风帆万事屋”在本次方案评选中获评一等奖,该方案的效果图就是由学生手绘创作的。“我们评选的标准不只有实用性、创意性、美观性,还在于师生原创、设计能真实落地。”该负责人说,他们最终征集到80多份改造方案,内容上几乎没有重复的。

利用核酸采样亭较为密闭隐私的空间特性,杭州育才登云小学将其改造成青春期知识加油站和烦恼倾诉窗口的“青春V站”,两个圆形的采样窗口作为知音信箱,被分别设计成男生窗口、女生窗口,鼓励学生以写信的方式倾诉烦恼、困惑与疑难,该校保健教师和心理健康教师则会定期回信解答。“我们还在‘青春V站’里隔出了一间隐蔽的生理期应急间,并备有卫生巾、纸巾、垃圾桶、一次性内裤、干净的校裤等物品。”该校负责人说,应急间还准备了生理期注意事项的宣传展板,希望在温馨的环境里无痕地推进青春期教育。

“从核酸采样亭进入校园的那一刻,教育的功能便开始了。”在杭州市东新实验幼托园新悦园区,教学楼后方的草坪上一字排开了各式帐篷,这是属于孩子们的“游戏街”。这学期,一个五彩缤纷的“棉花糖屋”热闹“开张”了。添置几把小椅子,放上美味推荐小黑板,展示手绘海报……“妥妥的市集风。”教师杨伟丽透露,改造灵感来源于集市上的“外卖车”,“孩子们自己设计小屋外观,分组轮流摆台、制作、打扫,还会把做好的棉花糖、爆米花和其他小朋友分享。”

如今,每到游戏时间、自主活动时间,孩子们都爱来“棉花糖屋”体验、玩耍,慢慢地掌握了棉花糖是怎么制作出来的、自制爆米花时要注意些什么、哪个环节要加白砂糖等知识。“这就相当于一个活动教室,在游戏的过程中,生活细节中的教育价值自然地体现出来。”教师施玲玲希望能将改造后的小屋变成好玩的游戏场域。

“我想,之所以会把核酸采样亭放到学校和幼儿园来,就是希望我们能结合校(园)本特色,持续有效地使用它,使其发挥出最大的环境育人价值。”正如东新实验幼托园副园长徐海飞所理解的那样,各投放点也在校(园)本化改造中动足了脑筋。将核酸采样亭放置到校内“永春园”劳动基地旁,杭州市永正实验学校将其改造成了劳动工具小屋。因为该校整体建筑是书院风,劳动工具小屋在外观设计上采取了青绿色调,层峦叠嶂之间,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给人以山水意境之妙,完美融入了校园整体环境氛围中。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