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新闻评论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3月14日 星期

优秀传统文化成必修课,要做好“融”的文章


●心中有优秀传统文化,相应地,教育就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融”之一字,融合了师生,融合了科目,融合了教材,融合了家校,融合了学校和社会。

□程振伟

全国政协委员田向利建议,各级各类学校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作为必修课,教育引导青少年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断提升全社会思想道德和文明程度。

国民文化自信,从娃娃抓起,大中小学课堂必然有优秀传统文化一席之地。课堂、教材为教育主阵地,而田向利委员提出的“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作为必修课”,意味着课堂、教材主阵地上,“优秀传统文化占据一席之地”。这是个精细活、科学活,笔者看来,关键还在于一个“融”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学校,国家部署已久。特别是2021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2022年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贯彻了此《指南》精神。当下的做法是,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各类课程之中,主要体现的是渗透,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三科多有体现,艺术、体育与健康则有意识地纳入。并没有专门单设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主要是不想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各科渗透体现的是当下热门的课程思政,而润物无声式的育人理念更加符合教育观念。

优秀传统文化从“进学校”到“进课堂”,再到“进教材”,体现的是层层推进思想,关键还是融入师生的内心。尤其是教师,在发挥传统文化培养未来主人翁的主体作用上,要有自觉认知。首先要破除“唯分数论”。中小学教师中“一切为考试让路”的思想也确实还有市场,可能会有教师质疑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对考试升学有什么用”,导致其贯彻不力。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应成为“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灵魂精神重要内核”,应充分融入教育工作者的内心。

再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魂,应融入大中小学教育教学全过程中。不一定“言必传统文化”,而需潜移默化的渗透,入脑入心见行动。众所周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些是建立在农耕社会特有土壤之上。比如我们的春节、中秋等节假日,背后有农耕时序的深层考虑与把握。

心中有优秀传统文化,相应地,教育就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融”之一字,融合了师生,融合了科目,融合了教材,融合了家校,融合了学校和社会。特别是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要有“融合在内心”的意识自觉。正如另一位政协委员刘文萍建议的,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内容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比重;在教师培养过程中,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在业务考核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模块;在职称评定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项类。这就是系统融合理念。当然,田向利委员建议的“各级各类学校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作为必修课”,不一定是要单独设置此类课程,做好各科目“融”的文章,效果只会倍增而不是弱化。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