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教师周刊·课堂创新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3月10日 星期

平视是看待教材的最佳视角


□朱华贤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教科书俨然是神圣的经典。一切以教材为准,哪怕是字典或其他工具书上有不同的说法,也一律服从教材。这种以仰视角度看待教科书的方式,不知从何时而起,以至于现在把一件事情做得很完美,会用定语“教科书式的”来加以形容。

中小学使用的教材确实具有相当大的权威性。它来自编纂过程中,国家或地方相关部门的行政指导、各学科专业造诣较深人士的编写、使用前先试行再修订完善的机制。因此,与大部分的纸质出版物相比,教材的质量普遍较高,能够受到基层学校和教师的认同。

然而,即便如此,我们对教材一定要仰视吗?

仰视经典,可以让人有所获益,因为学习者以谦逊的心理、纯真的眼神凝视、默诵、理解、领悟、仿效……会产生一种归属感,认同自己属于学问的某个体系或流派。

但仰视式学习,往往会削弱甚至放弃主体意识,弱化学习者的独立思考能力,不再追寻领域中更多的可能性。

当下的社会是一个开放而多元的世界,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观点越来越丰富,对同一事物往往会持不同的见解,从这个角度看是对的,从另一个角度看或许错了,或者还存在兼容并包的情况,从什么角度来看都可以。比如,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课文中的很多语句和字词,其实都可以替换成别的,对学生学习语文来说,应该都毫不逊色。

而当我们用仰视的心态把教材当作圣经那样的绝对权威,就会认为它是唯一的选择,是不能有丝毫更改的。学习者更不可能想到去突破去超越,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也越来越趋同。

可是,在当下的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常常要求原封不动地遵从,不要说古诗文,就是现当代散文也字字死抠。他们根本不会去想能不能有别的表达。

教材是权威的,但绝不是神圣的。叶圣陶先生早在1978年的一次语文教学研讨会上就明确提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见《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

作为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曾负责主编过10多年中国语文教材。“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简短而通俗的8个字,教师们肯定听到过无数遍,字面含义都能理解,但真正落入具体教学实践中的恐怕不多。

叶老的这一断语,就是提醒广大师生不要仰视教材。

例子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共同性,它是众多同类事物中的一个代表。比如砌墙用的砖,你只要选一块给看一看、掂一掂,就知道同一批次都是这样的,选另一块砖也一样。换句话说,例子不是独一无二的,更不是至高无上的。

教材作为某一种知识或能力的类型,学习者不能把它当作学习内容的全部。不要以为学会了这个例子,就等于掌握了这个类型的其他内容。

虽然例子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但例外的非典型的内容依然很多,而这些也同样需要学习和掌握。更何况,教材也不可能把所有的例子囊括在内。正因如此,我们不能把教材当作学科内容的全部,不能把学好教材看作就是学好课程。教材与课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可是,现在有些教师和家长,对教材有着错误的理解,认为学生只能阅读教材,而涉猎其他读物就是在浪费时间,这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正常思维发展。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先生这一断语中的“无非”二字常被人忽略,我们不妨比较一下,“教材是个例子”和“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表达的意思虽然一样,但语气上是否有差别?

加了“无非”二字,口气轻松了许多,教材的威严也似乎降低了一大截。说这两句话的时候,前一句仿佛正襟危坐,后一句则跷起了二郎腿。

先生通过这两个字想要表达的态度非常明确:没有必要把教材看得过于绝对和神圣。

不过于虔敬地仰视教材,并不等于可以俯视教材,把教材看得一文不值。

应该承认,没有一部教材能够做到无懈可击,只要我们再三推敲,一定能找出或多或少需要进一步修订的问题。

对教材中的缺陷,教师可以指出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但不能纵容学生一味地挑剔,这样的教育容易养成学生的褊狭心理,遇事动不动就钻牛角尖。

毁树容易种树难。学生的任务是学好学科中的知识,努力充实、丰富、提升自己,而教材只是这一过程中的内容呈现。与正向学习的主流目标相比,吹毛求疵的意义实在微不足道。

因此,平视才是师生对待教材的最理想姿态。

平视就是以不卑不亢的心态,凭着真实的感受和客观的认知,大胆地表达自己的主张。既不被所谓的“名气”或“权威”所左右,以为是名家名作就该俯首帖耳,也不对无名之辈的初试牛刀嗤之以鼻,而是从内心尊重每一篇优秀的课文。感觉优美的就竖大拇指点赞,不吝好评;感觉一般可以素脸相迎,淡然处之;感觉别扭,就坦率直言,以待校验。

平视,是一种理性、科学、无色的视角,也是最美的教学视角。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