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教师周刊·教育随笔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2年11月18日 星期

一本“存折”,让求知欲满满


□杭州东方中学 陈嘉怡

开学一个多月后,作为班主任,我按照惯例询问任课教师班里的上课情况。

数学教师拉着我说:“正想和你说呢,暑假回来,你们班怎么像换了一个班一样,上课死气沉沉的。”

“是啊,”物理教师也跟着点头,“一个问题问下去,学习好的学生也不回答,我讲课都没劲了。”

语文教师刚进办公室,听到后说:“对,我还在想,是我的课太无聊了吗?我在隔壁班上课的时候可热闹了呀。”

要不是上课铃声响了,我都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仔细回想,确实,最近这段时间也没怎么看见我班的学生来办公室答疑。上课活跃、下课爱问的2班就这样一去不复返了?

过了一会儿,钉钉上收到年级组长发来的上周四各科模拟考成绩,我班各科平均分都被原本不如我们的班级追平。

光靠我一个人埋头想办法肯定是不行的,我得寻求智囊团的帮助。周二的班委例会中,我向他们抛出这个问题。

班长首先发言:“我们班最近上课的确太安静了。不过,我是有点害怕说错,数学、物理题目真的有点难。”

卫生委员接着说:“对,上次我信心满满地说出一道数学题的答案,最后老师带着我们一起解题,发现我的答案是错的,班里就有人取笑我。”

“那你们不回答问题,老师很难知道你们到底有没有学会呀。”我一脸疑惑。

“上课好像有些懂了,又好像有些没懂,也不知道从哪里问起,如果问错了,会很尴尬呀。”副班长说道。

“有时候我是想问来着,但是有的同学说我‘装’。我想想还是算了,就和他们一起去小卖部,回来就把问题给忘了。”沉默许久的生活委员说出了自己的真心话。

周日回校晚自习时,我让大家写一份限定版周记——平时学业上有疑问愿意找谁帮忙?为什么?

批阅周记时,我恍然大悟。

大部分学生在周记中表示,他们平时更愿意找同学帮忙,而不是问教师。因为,他们担心,万一这个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讲过,会被教师批评。

也有一两个学生提到,目前学业压力还没有特别大,有时候也想混混日子。

学生对教师的误解太深了,怎么才能让学生消除误解?

只对他们说“老师其实很喜欢你们提问”估计说服力不强,不如让教师自己来证明。

说干就干,我立马联系了任课教师,把问题向他们简单说明,并请他们一起出镜,鼓励学生们提问。

任课教师们都很配合,很快,一个1分钟《310办公室欢迎你——来自教师的心声》的视频出炉了。

在周二的主题班会中,我播放了这段精心准备的视频。学生边看边笑,我心里暗喜。

第二天,办公室就变热闹了,陆陆续续来了一群学生,有的问数学,有的问英语,显然视频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破除了学生心里的魔障。

第三天,又来了一群学生簇拥着物理教师提问;第四天,只有零星几个学生来了;又过了几天,好像一切又恢复到看视频之前,办公室无人到访。

看来,“欢迎你来提问”的视频并没有解决本质问题,那就再从学生身上找找原因吧。我把学生写的限定版周记一读再读,突然意识到,没有自发的学习主动性,主动提问的现象只是昙花一现。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提到:“所有人的生活都有其明确的形态,但其实都是由各种各样的习惯构成的。”

为培养学生的核心习惯,可以用活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我打算试行一下小红书App上介绍的热门班级管理方法“尚学存折”。

一周后又到班会课时间,我手拿厚厚的一叠硬纸片走进教室。

“老师,这是什么?”

“这是每个人的专属‘存折’。”

“我们要往里面存钱吗?”

“存的不是钱,是知识。”

班会课上,我向学生介绍了“尚学存折”的使用办法:

学生将当天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利用课间去找任课教师答疑,解决问题后可以得到一枚印章,获得1分积分。每两周由班主任兑换一次积分。36分以上可获一枚特质勋章和一张免惩罚卡;3枚特质勋章,可升级为“选座位卡”一张。

“老师够有诚意吧。”

“我喜欢。”前排的小赵和同桌交流。

后排的学生已经开始举手了:“老师,给我发一张,我正好有数学问题,等会我就去问。”

“老师,也给我一张。”

……

就这样,“尚学存折”计划在我们班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这是一种角色动力练习,一开始,学生可能仅仅是为获得积分而主动去找教师提问,慢慢地就会形成一种习惯,认识到“我是一个爱学习、积极主动的人”。

现在,课间在办公室都能看到学生求知的身影。一个月后,基本上每个学生都获得了至少3枚特质勋章。

就在我以为一切已经进入正轨时,物理教师拿着一张“尚学存折”找到我:“最近学生是不是有点走火入魔?你看看,这个学生竟然来问我电磁感应是什么,这都是书上有的定义。”

学生为了拿印章,硬编出一个问题。

我让班长收集一下班上的“尚学存折”,发现还有“机会成本是什么”或“不定积分是什么”等已有明确定义的问题。

同时发现其他毛病:有的只是随意写着“某日英语问题”“某日数学问题”……

小毛和小叶写得不错,于是我找来他俩,开了一场“尚学存折”使用经验交流会。

小毛首先说:“我一般会在‘存折’上写具体的问题,定期整理回顾,看看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

小叶则分享道:“我一般尽量少问或者不问‘是什么’的问题,多问‘为什么’的问题。”

“对,这一点我和小叶一致。”小毛又说,“在提问的过程中,我会向老师展示思考步骤和卡住的点,这样老师可以了解我为什么会卡住。”

经过这次交流,“尚学存折”的使用渐入正轨,我不必再焦虑了。每天,我都能在办公室看到,学生拿着书和笔耐心听教师讲解的样子。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