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欣红
近日,一则中小学书记校长“回归”一线教学的消息,引发了舆论关注。据报道,开学前夕,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出台规定,要求区属中小学书记校长参与一线教学。于是,新学期包河区52所区属中小学校共计55名书记校长全部排出课表,陆续走上讲台,为广大教师作出表率,树立教学为先的鲜明导向。
教书育人,书记校长给学生上课,本应是分内事,然而近年来中小学书记校长不参与一线教学却渐成“潮流”。很多时候,并非书记校长们不愿意给学生上课,确实是因为事务繁忙,没有精力兼顾教学。短时间不上课或许没啥影响,但长期脱离一线教学,不仅造成优质教育资源的浪费,还会让书记校长变得不接地气,甚至滋长官僚主义习气,习惯于居高临下对教师发号施令。
为了督促中小学书记校长“回归”一线教学,有些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也曾组织过校长上公开课之类的活动。多年前,笔者就遇到过一次。区教育局发出全区校长“大比武”的号召后,教师们翘首以盼,看校长会如何“亮相”,令一些“久疏战阵”的校长感到“压力山大”。虽然只搞了一次,但很多教师明显感到经此一役,校长在会上讲话时“教训”的味道少了许多。相比“昙花一现”的校长“大比武”,包河区的规定无疑将书记校长参与一线教学变成了常态化,其影响和意义自然更为深远。
书记校长“回归”一线教学当然是好事,但要想把课上好,却殊为不易。
首先,教育行政部门在提出要求的同时,必须给出配套的“减负”措施,让书记校长们不为行政事务所困,有时间好好备课,好好上课。其次,书记校长们也要对课堂有清晰的定位。相比普通教师,书记校长们的“劣势”主要是时间精力方面受牵制比较多,但也有“优势”——除了教学基本功扎实,他们见多识广,站位更高。因此,书记校长们的课,不能仅仅把目光局限在完成课时任务上,不能和普通教师比谁更会“抓”,而应当通过课堂全面了解学情,在教育教学改革上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尤其是在大力推进“双减”的当下,更应该凭借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智慧,在课堂提质增效上作出表率。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书记校长首先应该是教育家。走进课堂,才能俯下身来走近师生。期待更多的书记校长重新走上讲台,在黑板上书写自己的教育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