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新闻评论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2年6月21日 星期

作文命题不妨多点“烟火气”


●多点“烟火气”,或许正是让作文考题走出困境的一剂良药。

□朱建人

历年来的中高考作文题甫一出笼,便会引发网络吐槽,今年也不例外。

笔者在浏览了今年的一些中高考作文题以后,获得的基本印象是“涛声依旧”,大多老套、无新意,只是换了下“马甲”,让考生继续写些励志类的豪言壮语,或者故作高深地谈些行稳致远的感悟而已。但这些“马甲”又让考生很烧脑。

细想起来,此类现象的存在,主要问题还是不少考题少了点“烟火气”,让众多考生不得不迎合命题者的预设,在不能写、不想写、不敢写的状态下逼迫自己硬做文章。

今年的天津高考作文题以“烟火气”为意象,要求考生通过对“寻常烟火”的体悟,写一篇有自己思考的文章。这倒是一个颇接地气的立题角度。自从有了这个高考题,“烟火气”上了热搜,对其的解释也莫衷一是。在我看来,所谓的“烟火气”,其原意当是指烧煮食物的气味,隐喻为一种“普通民众生活的味道”。与其相对的是“超凡脱俗”,或者是所谓的“高大上”。若这个理解成立,那么,多点“烟火气”,或许正是让作文考题走出困境的一剂良药。其基本“药理”或为如下几点:

那份“烟火气”能改良考生获取考题信息之后的话语环境,不至于让一些考生见到考题便头脑空白,只能没话找话地硬做文章。浏览近年来的中高考作文题,让学生缺失话语表达机会的题目比比皆是。要改变这一点,就需要让考题有“烟火气”,让生活在寻常百姓家中的考生都能写点自己能写的话。

那份“烟火气”更有利于考生充分表达自我,不至于因刻意追求价值观正确而产生语言表达上的障碍。原本是以考量学生思维力与书面语言能力为目的的作文试题,更多地成了对考生的道德判断,这必然会严重束缚考生的思想,进而影响他们的语言表达水平。唯有打破这一点,考生才可能写自己想写的真心话。

那份“烟火气”能观照考生对生活环境的真实观察及思考,不至于一味追求“高大上”的空洞表达,或深陷审题泥沼。无论是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还是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作文的要求,强调的都是根据实际需要,用书面语言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在高中课标中,还特意强调了要“以负责任的态度表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植科学理性精神”。时下那些迫使学生不得不说些大话、空话的题目,其实是严重有悖于课程标准要求的。要让考生能够正常写作,而不是迫于考试,词不达意,迁就命题者的个人喜好。

上述所分析的中高考作文题的问题,其实是有解决的做法与经验的。譬如,2019年的全国高考Ⅰ卷作文题,要求考生面向本校同学写一篇“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的演讲稿。这样的作文题便有着浓浓的“烟火气”,考生既省去了审题之累,也没有硬做文章之苦,可以有一说一,直抒胸臆,其语言表达水平、思维能力和社会性发展程度也能在文章中有所体现。

作文对基础教育语文教学的导向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命题不佳,被吐槽也是理所当然的了。期待基础教育的考试命题改革,从作文开始。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