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前沿观察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6月17日 星期

“我在博物馆上小学”馆校融合的要素实践探索


□杭州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校长 俞富根

2021年,杭州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率先提出了“我在博物馆上小学”的馆校融合育人新样式,从馆校融合的课程、课堂、内容、实践、评价、师资6个要素进行变革,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探索了新路径。

课程:从零散性走向课程设置和课程群开发。学校创设“博物馆课程群”,包括“成长课程群”“优化国家课程群”“主题课程群”“个性创生课程群”等,整合学科教学内容和博物馆学习内容,统筹学生校内校外、课内课外学习时间,使得博物馆学习和学校课程完整统一起来。

课堂:从松散型走向学教方式变革和课堂范式研究。馆校融合要实施基于真实情境的深度学习,将松散的博物馆内容进行有机整合,探寻新的课堂实施路径。杭师附小进行了课堂教学范式的研究,通过学科内、跨学科、综合课程等形式让学生在真实性实践场景内以项目化形式开展持久性浸润型探究性学习,探索适合中小学各学科、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基本要素和实施样态,提炼出“五环节五课型”博物馆课程教学范式。“五环节”是指在课堂的课前导学、情境引入、问题热议、共鸣内省、实践延伸环节开展的博物馆应用性问题联动学习;“五课型”是指改变课堂教学形式,开展博物馆场景下的聚焦核心素养培养的创新教学,如主题思辨课、实践体验课、项目研究课、角色演绎课、影视赏析课。

内容:从碎片化走向博物馆资源和学科内容主题统整。馆校融合学习不是简单的博物馆观察学习,每一个博物馆内容有指向各自内部的逻辑架构,学校以主题课程统整的方式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学校联合杭州博物馆共同打造宋韵游艺博物馆,场馆建立后,学校以“宋韵文化”为主题,开展了有形、有声、有行的系列活动:有形——把场馆建立到学校中,分设展示区和游艺区;有声——开展晨诵诗词、午赏曲目、暮吟歌谣等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宋韵文化氛围;有行——带领学生根据“宋韵文化研学”菜单,带着问题去思考、去体验、去学习、去研究。

实践:从圈养式走向博物研学实践育人。馆校融合的学习,不是圈养式被动接收学习,是学生浸润参与生成的场景共生学习。博物馆是学生之间实现人际和谐、知识创生、生命共成长的生发地。杭师附小以校园微型博物馆开展的研究性学习为中心,将学校周边一公里范围内的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等作为学生多场域学习空间,打造“一公里学习圈”,打造云上研学现场,拓展校内学习空间,因地制宜架构“博物馆研学图”,以扩展学生开展真实场景下综合性学习的范围,提升学生的综合性学习研究能力,重视学生研究性学习过程指导,让学生在乐中玩、玩中学、学中思。

评价:从无序化走向“成长码”数据画像。学校制定以博物馆学习下美好习惯养成为切入口的“好习惯养成银行”评价机制,运用“成长码”,全方位、立体化指向“五育”并举的核心素养评价。每个教师随时都能通过电脑或手机终端对学生的各方面表现进行评价,真正做到数据赋能,为成长留痕、为成长画像、为成长导航、为成长架桥。

师资:从导游型走向种子教师“双师”协同教学。以科研项目提升教师课程开发和实践能力,对教师教育方式进行“流程再造”,建设“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开放式教师研修环境。馆校融合更需要社会师资的加入,这让教师的来源从单一转向多元,各类博物馆工作人员、有专业特色的家长、青少年活动中心和专业研究机构的专家、培训机构的讲师、社会名流及有专业特长的学生都可以跨入课堂成为主讲人。建立健全学校与公益场馆之间的合作机制,引导教师与公益场馆教育工作者共同设计活动方案,开发“双师”(校内+场馆)课程。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