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教师周刊·教学研修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2年5月27日 星期

教师需要“慢成长”


□严丽萍

很多人都喜欢木心的诗《从前慢》,很多人都觉得教育是个“慢活”,可不知从何时开始,这种从容的“慢”却淡出了教师的生活,教师每天匆匆忙忙,心浮气躁。

我一直认为,校园应是一座“慢城”,在这里,教师可以静下心来,慢慢成长。

慢读书,积淀蓄能

孩童时,妈妈管得严,不能随意读课外书,我们只能偷着读,借到一本好书,哪怕躲在被窝里,也要连夜读完。

工作后才知道,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我深知读书的好处,也特别喜欢身边爱读书的教师,他们会带着学生一起读,课堂成了与学生思维碰撞的平台。

做校长后,眼看爱读书的教师不多,便有些担心,于是从打造教师书吧着手,开展好书分享、读书沙龙活动,努力营造读书氛围,鼓励年轻人百忙之中能抽空读书。

校园里爱读书的教师渐渐多了起来,有的“啃”大部头的名著,有的读人文社科类的杂书,还有的专门挑教育教学类的报刊。春节茶话会的抽奖礼物就是一本本精美的图书。抽奖那天,看着教师高高举起书的兴奋样儿,我仿佛看到了孩童时的自己。

读书不贪多,不求快,可以实用主义,也可以天马行空,但凡爱读书的教师,课堂上总喜欢创新,也更愿意接受各种挑战。在阅读中夯实自己,在实践中刷新自己,教师会成长得很稳健。

慢研课,打磨课堂

教师的专业成长都是一节课一节课磨出来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慢工出细活”。

1987年我刚参加工作时,学校每每搞活动,被推到舞台中间的总是年轻人,除完成日常工作就是准备公开课,备课到后半夜是家常便饭。

那段日子虽说苦不堪言,但师父多、徒弟少,谁说不是一种福分?试教之后,师父们提出各种建议。说也奇怪,他们不说我还清楚,他们一说,我的脑子越来越糊了。

更奇怪的是,一次次犯糊涂之后,渐渐地,思路反而清晰起来,终于摸着了门道。5年后,我就在省级公开课舞台上成功亮相。

薪火相传,培养年轻教师的重任落到了我的肩上。学校构建了专门针对青年教师成长的体系。

年轻人中不乏渴望“一课成名”的教师,努力之余,偶有心急。

我会对他们说:“不急,慢慢来。”我喜欢听教师的家常课,听教师是否切切实实地关注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实实在在地精讲多练,让学习在课堂上真正地发生;我也关注教研课,教研课关键在一个“钻”字,紧扣一个研究点钻进去,大胆尝试,无论成败都是收获。

顺学而教,顺需而教,厚积薄发才是正道。

慢带班,熏陶陪伴

陶行知先生认为,“校长是学校教员的领袖、学生的领袖,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套用这句话,我想说,班主任是学生家长的领袖、学生的精神导师,是一个班级的灵魂。

若你有幸成为班主任,一定要学会慢带班。

慢带班,是眼中有学生,面对本真的、奔放的小生命,尊重学生的个性,一步一个脚印,做最耐心的渔翁,将线儿放长、诱饵做精。

日复一日的学校生活,可喻为“放长线,钓大鱼”。

不总是唠叨“要多读书”,但空闲时捧起书本,这是静静的身教;不说必须要爱护书本,但每次批完作业,顺手把作业本的卷角压平,这是深深的抚爱;不命令上学不许迟到,但会用案例让学生明白拖拉的后果,这是谆谆的教诲……

心中有爱,不愠不火,不急不躁,“小鱼儿”们在吸引之下,愿者上钩,跟着教师一起走向成熟。

慢带班,其实是胸中有底气。班主任用学生的方式去看世界,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用包容的心去对待学生,学生的进步会积量变为质变。

慢带班,也是心中有方向。你若阳光开朗,你的班级就会活力四射、积极向上;你若温文尔雅,你的班级就会充满诗意、恬淡沉静……教师拥有什么样的气质,就可以给班级打上什么样的底色,绘出斑斓绚丽的班级文化特色。

学校绝不是由针对学生的一道道规则的高墙所构建,教师也绝不是以发表这不许那不许的语言为务的角色,教育是唤醒,是等待。在这等待中,有“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的气定神闲,有“曲岸深潭一山叟,驻眼看钩不移手”的心无旁骛,有“钓雨钓晴还钓雪,冰心一片已忘己”的初心和执着。

在教育这座“慢城”,缓缓前行,且行且赏。

(作者为衢州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新湖校区党总支书记、校长)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