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龚琴娟 王丹艳)3月9日,春光明媚,义乌市佛堂镇第二小学104班的43名小朋友和班主任金昕围在校园里的一棵李树下对话——“现在你们是金老师播撒下的小种子。”“未来我们会用实际行动发芽、开枝、散叶、含苞、绽放,以硕果累累回报老师、父母对我们的培养,让学校以我们为傲!”这一幕被摄像机记录了下来,它将作为学校“树‘正’能”课程中的视频资源,见证李树和学生们的共成长。
随着周边村庄拆迁,移植进佛堂二小校园里的树木越来越多,共计68个树种252棵树木。这些树陪着学生们长大,甚至有不少还见证了学生的父辈、祖辈成长。它们的到来,不仅美化了校园,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属于它们的故事。植树节在即,如何让树和学生们的成长紧密相连?“树‘正’能”课程应运而生,课程内容包括认养树、绘树、赞树、研究树的习性等,并且全校师生共同参与。
校长朱国建带头认养了一棵树形非常特别的大樟树,有五根树干就像五个手指,“五根树干虽然有长有短,但团结在一起富有凝聚力,也希望全校教职工能同心协力把孩子们培养成材”。朱国建介绍,目前,全校每个教师都认养了一棵树,并录制了自己和树的首秀视频,表达“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美好愿望。
学生们也有了属于自己的树,除了每班认养一棵班树外,学校还特意设置了正雅少年林、最美学生林、优秀少先队员林、八好习惯示范生林等,勉励学生们积极上进。学校为每棵树挂上树牌,树牌的两边留有3个耳洞。每学年,班级开展“树‘正’能”课程相关活动报道的二维码都会被做成“耳环”挂在耳洞上,让学生们与树共成长的故事可以被看见、听见。
“我最喜欢校园里的那棵鸡爪槭,因为它在寒冬里叶子也能绚丽如花。”学生陈嘉柯天生失聪,他希望自己可以像鸡爪槭一样,不畏艰辛追寻美好,成为一个充满朝气的阳光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