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前沿观察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1年1月13日 星期

打开通往未来之门,拥抱教育新世界
——访全国政协常委、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

□本报记者 言 宏

因为互联网,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未来的教育会在润物无声中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针对当下诸多教育痛点,全国政协常委、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写了一本书《未来学校》,他认为,今天的学校会被未来的学习中心取代。

近日,就读者关心的问题,记者采访了朱永新。朱永新认为,教育变革虽然不像社会革命那样,有强烈的人为干预的色彩,但是我们可以主动迎接、主动介入通往未来的教育趋势,这个趋势就可能会向着我们期待的方向发展。我们来到了教育大变革的前夜,推开这扇门,就是一个新的教育世界。

记者:什么是学习中心?跟我们今天的学校相似吗?

朱永新:学习中心跟我们今天的学校不一样。今天,每个学校,在一定意义上讲都是孤岛。每所学校都是相对独立地自己办学,本质上它不需要和外部世界进行更大的联通。但是,未来的学习中心可以是网络型,也可以是实体型。实体型的学习中心,有的是从现在的学校转型而来的,有的是从现在的各种培训机构、社会教育机构转型而来。

未来的学习中心不再是孤岛,而是彼此连接的环岛。未来的学生,不是像现在一样只在一所学校学习,而是在不同的学习中心学习。未来的学习中心,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学习中心可以是跨区域甚至是跨国界的,因此,从学习空间上就打破了传统的学校概念。

只要是学生需要的课程,就允许他去不同学习中心学习。各个学习中心的课程,经过认证机构的认证或者学习中心的许可,可以互相承认、互换学分,学习中心将不受时间、空间、机构的限制,时时处处提供各自的教育资源,学生随时都可以在这里进行全天候的学习。学分也可以由国家创建的学习平台进行记录。

记者:学习中心有什么特点?

朱永新:简单来说,学习中心没有固定教室,每个房间都要预约;学习中心没有以“校长室”为中心的领导机构,更像北上广的创业孵化器;学习中心可以在社区,也可以在大学校园,也可以在培训机构;教材可以不统一,学制可以更弹性。

未来,学习中心将重新界定学生的学习共同体,班级、年级、教室等概念将会进一步重构。当每个学生有只属于自己的课程表,只属于自己的学习内容与时间安排时,传统的固定班级、固定教室的格局自然就被打破了。由于教师与学生双向选择,教师成为学生成长的助手和陪伴者。师生每一方的选择都遵从了自我意志,教与学都不再需要烦琐的检查和考核评价。同时,学生的自组织能力也是教师所要提供的重要学习与指导内容之一。

未来的学习中心,是以每一个优秀的教师或者以每一个卓越课程为中心,组成的一个个学习共同体。运行模式是教师引导和学生自组织管理。在未来学习中心的管理部门里,将建立起一个以学生和教师为中心的服务体制。一方面,学习中心的工作人员根据学生的需求,对学生的学习时间与学习组队提出合理的建议,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潜能与兴趣选择不同学习中心的课程,记录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结果;另一方面考虑教师的需求,帮助教师准备各种教学资源与工具,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支持,同时协调不同学习中心的教师资源。因此,未来学习中心更像北上广的创业孵化器,为师生提供全方位的、及时周到的服务与支持。

学习中心可以是类似于传统中小学的学习机构,也可以在社区、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和大学。只要能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都可以成为未来的学习中心。培训机构也可以成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学习中心。把选择权交给学生,在全社会统一配置教育资源,应该成为未来学习中心的基本模式。

记者:这样的变化会对未来教师角色提出什么新要求?

朱永新: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陪伴者。未来的学习中心不再仅仅依靠传统教师。未来学习中心会有一部分自聘教师,他们掌握着这个学习中心的优势课程资源与有效教学方法。但是大部分的课程资源可以购买,可以通过课程外包的方式派遣,也可以跨学习中心来调用教育资源。

现在体制内的一部分教师会成为“独立教师”或“自由教师”,他们可以组建自己的教学工作室或者课程公司,为学校提供课程和教学服务。也有不少社会的优秀人才,通过自己的“绝活”和一技之长为学校提供特色课程资源。所以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提出的“教师将成为自由职业者”将不再是神话,“得道为先”“能者为师”的格局将会形成。

记者:为什么学习中心有这些改变?

朱永新:学习中心的形态变化,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学校不再是教育的唯一场所;二是学习要回归生活;三是原来以知识为中心组织的一切,将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过去学校几乎“包办”了教育的一切,提供了全部教育资源,学习活动主要发生的地方也在学校。未来社会,这个格局将被彻底颠覆。教育资源的提供者将更加多元开放,学习活动发生的场所也不再局限在学校。学校、家庭和社区在一定意义上都是不同的学习空间、不同的学习中心。三者的合作构成了家校社合作共育中的“磁场效应”,会让所有参与者产生精神共振,这将是一种理想的立体化、大教育状态。

在以往的教育学家看来,学校只是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做准备的地方,所以教育过程只是为未来做“准备”。但是,杜威认为,学校不仅是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更重要的是,它“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对儿童来说“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因此,学习要回归生活,教育就是生活的方式,是行动的方式。教育在作为促进美好生活的一种手段的同时,它本身就应该是目的,应该让所有与教育发生关系的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学生成了真正的中心。

记者:目前的教育存在种种弊病,学习中心可以带来什么改变?

朱永新:学习中心可以改变大班学习、统一课程、统一难度、统一进度等问题。今后,我们现在的所有学校,都应该变成各具特色的学习中心。学生可以今天在这个学习中心学习这门课程,明天到另一个学习中心去学习另一门课程,所有学习中心都是充满个性的,有着自己的私房“绝活”。学生学习会更有兴趣。

记者:未来,学生将如何学习?

朱永新:整齐划一的班级教学、正襟危坐的课堂讲授,将会退出历史舞台。未来学习中心会打破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会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集体讲授与小组学习相结合、主动学习与认知外包相结合的新型学习方式。主要表现在突破时空限制的泛在学习、时间弹性化与学习空间多元化、学习游戏化等。同时,混合学习与合作学习将成为未来学习中心的主要学习方式,可以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沉浸式学习;用项目制学习、合作探究性学习取代接受性学习。

个性化、定制化将成为未来学习的主要形式。每个学生可以自己来制订学习的计划,确定学习的节奏,定制学习的内容。未来的学习中心,会采取一种“以学定教”的学习方式。所谓以学定教,就是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学情)来确定教学的起点、方法和策略。以学定教,也可以说是以教助学。在大数据时代,教育过程中的一切行为都可以转化为教育大数据,通过对教育大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可以构建学习者学习行为相关模型,分析学习者已有学习行为,并对学习者的未来学习趋势进行科学预测,为学生的自我学习监控、教师的教学决策和教育机构的教育决策提供更精细化的服务。未来,学生不仅可以验证已经发现的知识,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创造新的知识。学生将从知识的消费者变为知识的创造者。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