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9月16日 星期

陈再鸣:农民不进小康决不还


□本报记者 邵焕荣

凌晨4点出发,赶最早的航班从杭州飞往昆明,再转乘10多个小时的大巴车,晚上11点左右到达目的地……这是过去7年里陈再鸣经常行走的一条线路。20个小时已是最快的行程了,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实在有些遥远,距离杭城有2600多公里。

景东是国家级贫困县,地广人稀、景色秀美,但由于交通不便,农业生产水平低,当地群众收入微薄。那里的人常说:“老天爷给了秀美的景,却没能赏致富的路。”2013年,浙江大学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教授陈再鸣被聘为景东野生菌资源开发首席专家。从此,改变发生了。

初到景东,陈再鸣就立下了技术扶贫的军令状,并换上胶鞋和迷彩服,一头扎进了深山。为摸清资源家底,他跑遍了海拔3000多米的无量山和哀牢山,并在实验室里检测了1500多个珍贵大型真菌样本,整理分类和鉴定700余个。经过深入走访、科学评估,陈再鸣决定把滇西人爱吃的、本地特有的菌,通过人工栽培发展林下经济。

而这却被当地百姓看作是“书生意气,纸上谈兵”。农民们不敢也不愿尝试,怎么办?陈再鸣决定带着农民一起干。他带着当地农民建队伍、学技术、找市场,手把手教,从两个示范点拓展到10多个,再到带动100多人。一年后,初见成效。农民们发现食用菌产业有奔头,这才放下锄头,拿起菌棒,跟着陈再鸣一起,建起了整整齐齐的菌种植基地。

小小一朵菇,浑身是科技。从野生状态到可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很多技术难题教科书里没有,参考文献中也找不到。仅菌种纯化分离一项,复杂程度就如同外科手术一般。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从实验室到田间再到实验室……日复一日,陈再鸣终于找到了人工栽培食用菌的奥秘,还删繁就简,研制出一个农民们看得懂、可以做的“万能配方”。

从2016年起,陈再鸣又自筹资金,成立了景东绿宝灵芝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3家合作社,并成立了一个工厂化菌棒生产厂,建立生态灵芝示范基地8个、生态小香菌基地3个、生态灵芝茶基地1个,开发出灵芝、破壁灵芝孢子粉、灵芝普洱茶、小香菌等多个深加工产品,目前已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000多万元。

截至去年,生态灵芝全产业链通过土地入股、年终分红、劳务雇用等,已有效解决300余人就业问题,人均劳务增收4025元。同年,小香菌全产业链产值也超过300万元。太忠镇王家村村支书田培金告诉记者,过去几年间,村民们也尝试过种猪饲料草、烤烟等,但都没找到致富路。现在,跟着陈再鸣一起种植食用菌才看到了希望。他说:“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最怕散了人心,没了希望,是陈老师帮我们找到了致富方向。”

为培养一支带不走的技术队伍,一到景东,陈再鸣就从当地挑选了3名核心技术员予以着力培养。这些准研究生先前往浙大接受了3个月的理论教学和实操训练,又奔赴我省相关企业基地开展培训……如今,他们已成为当地野生菌产业的顶梁柱。在陈再鸣的推动下,景东建立了一支包括3名核心技术员、30多名技术人员和基地管护员等在内的本土技术指导队伍,为当地脱贫攻坚提供了技术支持。

太忠镇王家村村民周美玲一家是建档立卡户。以前,全家6口人靠夫妻俩打工的微薄收入维持生计,日子过得很苦。自从种上小香菌,搞起了林下种植后,仅去年全家收入就有10万多元。周美玲笑着说:“现在,不用出去打工,在家门口就能赚更多的钱,还可以照顾老人和孩子呢。”

今年,景东计划在全县166个村中铺开小香菌全产业链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农民都去种植。陈再鸣主动承担了实地指导菌包厂生产、小香菌栽培、为种植户提供远程培训和技术服务、多形式帮助企业销售农产品等任务,虽然忙碌,但他却乐此不疲。

算起来,他涉足食用菌种植领域已经足足有36个年头,可以歇歇了。但陈再鸣觉得一辈子很短,做一件事,就要做得像个样子。有人劝他卖专利,不少市值过亿的大企业也对他发出邀请,但他从来没动心。他说:“一旦卖了,农民就会因专利使用费增加成本。我是一名党员,当初学农的目的就是了解民生之多艰。”

陈再鸣有一本陪伴了多年的日记本,上面工整地写着:“将论文写在崇山峻岭之间,不达小康不还乡。”他用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誓言。前不久,他还被授予“浙江省第六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