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教师周刊·论文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1月17日 星期

古诗词吟诵在高中音乐课堂中的传承初探


□湖州市双林中学 吴禄蕊

作为一位音乐教师,笔者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音乐课堂中得到传承。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将“吟诵”引入高中音乐课堂,制订教学计划,开设相关课程。

一、课程探索

1.想要吟,必先诵。我们每个人的血液里,都有中华传统文化的潜在基因。笔者把唤醒学生身体里沉睡的“吟诵”基因放在教学计划的首位。诵读的过程,须严格按照其本身的规律进行,如把握好节奏要“平长仄短”、旋律要“平直仄曲”,让诵读更有抑扬变化;分辨入声字,使诵读富于顿挫感;避免“倒字”,等等。

2.吟出音乐性。王力先生曾经说过:“诗写下来不是为了看的,而是为了‘吟’的。”古诗词是音义结合体,不“吟”出来的话,古诗词就丧失了它一半的灵魂。那“吟”是什么呢?“吟咏”可解释为“有节奏有韵调地诵读(诗文)”,它更强调音乐性。学生在“吟”的过程中,可以获得音乐性的理解力、感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吟唱的旋律,是在诗句平仄的变化上产生的,要做到三个基本准则——“平低仄高”“平长仄短”“平直仄曲”。“平低仄高”是指吟唱的音高随诗句的平仄进行升降;“平长仄短”是指吟唱过程中,音符的时值要随着平仄进行变化;“平直仄曲”是指在吟唱过程中,旋律的动态感要随着平仄进行变化。正是这些要求赋予了诗句音高、时值、旋律走向的变化,使诗句更加富有音乐性。所以说,古诗词与音乐相辅相成,它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古诗词吟唱的过程中,只要做到在诵读的基础上,按照音高平仄的变化规律,将诗句吟唱出来,旋律的大致走向就自然而然产生了。

3.促发民族音乐自觉。“促发民族音乐自觉”是教学计划的第三个环节。这个环节主要培养学生养成民族音乐思维的习惯,从而形成民族音乐的自觉。我国古诗词传达的是对自然、对人生、对社会乃至对宇宙的思考。在吟诵古诗词的过程中,吟诵者内心对古诗词产生的意象甚至会是现实生活当中与人、事、物相接触时产生的一种直接的感动。而这样的感动除了普遍性外还会带有个人性,每个学生对同一首古诗词的理解和感悟都有自己的见解,在吟唱的时候就会加入不同的情怀。在轻吟慢唱之间,吟诵者的情感得以抒发,民族音乐的思维自觉也得以促发。

二、多学科交融

1.吟诵礼乐。中国古代传统“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在内的六门课程。“礼”与我们现今的德育课程相类似;“乐”就是音乐。《礼记·乐记》中写道:“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乐由天作,礼以地制。”“乐着大始,而礼居成物。”上述种种可见,“礼”与“乐”是密不可分的。因而,教师可结合德育课程的内容导向,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编一系列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吟诵内容,使学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切身感受中国传统礼乐文化的精髓。

2.吟诵诗词。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对于语文课堂上学习的古诗词,教师可选取其中学生喜爱的经典内容,运用正确的平仄规律和依字行腔的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创编新的旋律曲调,用古琴、古筝、琵琶等中国民族乐器伴奏,将古诗词吟诵出来,让学生在吟诵之中传承中国古诗词之美。

3.吟诵历史。吟诵不单单是吟诵古诗词本身,更多的是吟诵这首作品的内在情怀。因此,可以将吟诵与历史课程进行有机结合。教师可选取历史课本中的精选内容,如历史背景、历史人物故事、历史典故等作为吟诵的补充,这样可丰富学生的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深入体会特定历史事件或时期的意境、内涵与情怀。例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可以加入当时的历史背景: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禄山起兵叛唐,唐玄宗逃往四川,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之景。杜甫目睹了这一切,百感交集,于是便写下了这首名作。学生在吟诵中,感受当时的历史环境,把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与感悟融入其中,这样吟诵出来的作品,更具灵魂。

4.吟诵舞蹈。《乐记·师乙篇》中写道:“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可以看出,如果吟诵还不足以表达情感,就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声音和动作,是表达人的心情变化的两种手段。在吟诵课堂中,教师可加入一些难度适中的中国舞舞蹈动作,培养学生对舞蹈的感知能力、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引导学生用传统的中国舞舞蹈动作来表现吟诵的独特韵味。

5.吟诵美术。美术是可视性的艺术,学生可以借助画笔、颜料和纸,将古诗词中的人物、风景、意象表达在纸上,以一种更直观的方式将古诗词的意境呈现在眼前。例如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在吟诵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边吟诵,边展开画面的想象,并将这个景象绘制在画纸上。这个过程是把语言转化到意象的过程,学生在吟诵的同时,感受着古诗词中美的意象,将这些美的意象画在纸上。这个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表达的能力。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