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1版:关注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9年11月8日 星期
上山捡栗子 校园种瓜菜
做饭做成“网红”的乡村女教师们有个小小的心愿

美美的芝麻南瓜饼
和蒲公英嬉戏的学生
关于落叶的美术课

□本报记者 黄莉萍/文

通讯员 徐依科/图

山坳坳里的寿村和应村中间,有一所办学百余年的达材小学。

最近,诸暨市同山镇达材小学的5位年轻女教师“火”了。

因为“直播”做饭,每次还几乎不重样。

“木薯粉和红糖熬制的汤团般大的‘珍珠’+奶粉+茶=珍珠奶茶”“自己种的豌豆+面粉=豌豆馒头”“后山上捡回来的板栗炒炒=加了个菜”“地里刚收的青菜+胡萝卜+蛋+面条=豪华炒面”……

如此“掘地三尺”变着花样研究吃、创新吃的一群“吃货”教师,却得到了同山镇中心学校校长陈一心的好评:“这些快乐生活、安心乡村教育的教师都是好样的!”

达材“大酒店”

深秋傍晚6点的山里,已然暮色沉沉。寻着校园深处亮着的灯光走过去,达材小学厨房热气腾腾的烟火气扑面而来。

“大厨”陈洁虹正在小灶上煎萝卜丝饼,“厨工”赵楼琪、徐依科、寿婷婷、齐佳玲围着一个大钢盆正手捏面片。“只要够薄就行!”一个个小面团,在“厨工”们手中如玩橡皮泥一般,慢慢地被捏成薄片,然后贴在钢盆壁上备用。大锅里,番茄、马铃薯、咸菜、猪肉,正在沸水中翻腾。

“面疙瘩该下锅了!”“大厨”没空,“厨工”们一齐上阵,钢盆壁上的面片被一顿扯和扔,筐里洗好的青菜也下了锅。因为盛情,下锅的材料有点多,这时,“厨工”们犯难了。“我感觉要加水”“我感觉要放盐”……于是,想加水的加水,想放盐的放盐。4个人8只手,都忙碌得很。

一大钢盆的面疙瘩、一大盘的萝卜丝饼,招待记者,更招待自己。“太好吃了”“今天的萝卜丝饼比上次做得成功”……从23岁到27岁不等,是这5位山区女教师的年龄。她们都是诸暨城里长大的独生女,到达材小学任教前都不会做饭。“我们几个,从城里家里到学校最快的要开1个小时的车,慢的将近1.5个小时,但每天早晨7点半左右,我们的学生就到校了。”达材“大酒店”“创始人”赵楼琪告诉记者,学校食堂只供应早餐和中餐,因而住校的教师需自行解决晚餐。

迤逦的傍晚时光

6个年级,69名学生,9位教师,是达材小学的现有规模。

因为教师少,年轻教师平均每周上18节课。“每天的早自习和每天下午的一节课外活动课(或心理健康课)是不算在课时里的。”寿婷婷是二年级的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地方课程和班队课教师兼班主任,“我们每天为了工作不停忙碌,各种加班,有时连吃饭都变成一种奢侈”。

2018年下半年,赵楼琪从同山镇中心学校调入达材小学,成了学校的“教导”。5位住校女教师便开始一起做“创意”晚饭并拍美照发微信朋友圈。“只要肯用心,柴米油盐酱醋茶也能有琴棋书画诗酒花的情调。”赵楼琪认为,生活的意义是经过自己的努力被赋予的,自己的诗和远方其实就在眼前。

她们开始在门卫大叔的指导下,空时在学校劳动实践基地教师区内种上各种各样的蔬菜,收获的时候一起捡豌豆、摘豇豆、掰玉米、拔萝卜;学校后山上还有许多大自然的馈赠,春天拔“青”做清明粿,秋天捡毛栗子做糖炒栗子。种植和寻找食材,虽然“囧态百出”却坚持变着花样烹饪并开心享用晚餐,成了这5名年轻女教师的“娱乐”活动。

“这是我们乡村平淡生活里的诗!”每天的傍晚时光,对于这5位年轻教师来说,都是一次奇妙、快乐之旅。“我们在劳动中会各种搞笑,更会说一说各自的学生,谁碰到难题了,其余人都会超级热心地出主意,毕竟每一名学生大家都很熟悉。”赵楼琪说。

山区教师的心愿

三年级班主任陈洁虹的班里只有6名男生。

她是一名同事们眼中的“完美主义者”:“去经常不做作业的学生家中家访回来,她会在办公室为这个留守孩子的境况而哭泣;碰到学生怎么教也教不会时,她曾经急到晕倒……”

“留在山里念书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学习基础比较差,家庭教育状况更是令人揪心。”但在赵楼琪们眼中,这些学生,就像她们每天想做成的超级大餐的晚餐一样,虽然食材简陋,“只要肯用心,每一天总会有属于我们的快乐和惊喜”。

4年前,大学毕业的徐依科带着心爱的相机来到达材小学。渐渐地,她爱上了拍学生,拍学生们的笑脸。“喜欢小孩子的笑容,还有咧嘴时那小颗小颗也许不完整的牙。”要“混入”这群天真却有些羞怯的学生当中,每天大课间或课余时分,徐依科和达材小学的其他教师一样,总是和学生们玩在一起。“一起做平板撑、拔河,他们跳大绳我甩绳……”徐依科的镜头里,调皮地以鬼脸迎接镜头的学生越来越多。

想方设法夸学生,是达材小学教师们让学生开心、进步的“制胜法宝”。“我们的学生很多在家会做饭,在校能非常棒地按年级完成包括厕所、操场等在内的校园所有场地的卫生,学生劳动实践基地里的劳动更是不用说了。”换一个角度看学生,是5位女教师在晚餐时光互相开导的“主旋律”。“我们尽力而为,静等花开。”今年,班主任赵楼琪带的五年级就被评为诸暨市先进班集体。

但她们依然有过不去的坎。

“结对帮扶的困难学生过于内向、敏感怎么办?过于关心会不会伤害到他?”

“教材上那些农村根本无法实现的教学环节如何用农村元素替代?比如1000米是5个200米的标准跑道,可我们的学生只见过校园内那60米的直线跑道;还有怎么和学生们解释清楚出租车的计价方式……”

……

碰到难题,晚餐时间解决不了的,寿婷婷就翻阅各种专业书籍和杂志,学习一些名师的教学视频。“感觉自己并没有突破,书籍、视频里的很多东西都是理论化的,或者是在乡下很难实际操作的。我们外出学习的机会很少,有时候即便出去了,也几乎没有针对农村教师现实问题的培训。”在去年的诸暨市教师学科教学技能大比武中,寿婷婷和徐依科都获得了各自学科的三等奖。

“这已经是我们能努力到的极限了,我们需要切实的帮助。”这些天,晚饭后的赵楼琪总要在办公室里忙碌到深夜,她即将参加今年的诸暨市教师学科教学技能大比武。

记者手记:

乡村教科研亟待“精准投放”

达材小学有28棵70余年前种下的梧桐树,如今棵棵高大繁盛,如矫健的卫兵般挺立在小小校园的围墙内侧。小小的教学楼一楼,挂满了如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边玉芳、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寿文德、浙江古籍出版社社长寿勤泽等十来位优秀校友的照片。

把学生们培养成自己心中尽可能好的样子,是乡村教师们的梦想。

国家各项政策、措施也正在为乡村教师们助力。“互联网+义务教育”是2019年我省十大民生工程之一。达材小学作为受援学校,与城区的暨阳小学达成了结对帮扶协议。“专业的音乐教师上的课就是不一样!”城乡学生同步课堂,让乡村教师们大开眼界。

“今年我们参与了城乡教师网络研修活动,但我们更需要真正针对乡村教师和乡村学生问题的教科研;我们希望城里优秀教师不仅仅只是交流到农村(一般为3年),更能有鼓励他们到偏远山区学校交流的激励措施。”赵楼琪们迫切需要的是,智慧的教研员、名师等,能用更多一点的时间,真正面对山区教育,帮助山区教师解决成长困境。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