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职业教育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9年11月8日 星期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路线图如何描绘
——直击第四届现代职业教育西湖论坛

□本报记者 胡梦甜

2019年以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相继出台。“职教20条”“双高计划”“1+X证书”制度等成为社会持续关注的热点话题。“职教20条”将给职业教育带来什么?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路径如何走?近日,由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主办的第四届现代职业教育西湖论坛在杭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职教专家、职业院校校长、企业界人士等300余人齐聚,聚焦“职教20条”,探讨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方向、路径。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

2018年,我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达962.8亿元,增速39.2%,预计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172亿元;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市场规模已达415.5亿元,2015—2018年复合平均增长率为54.6%;2018年,中国区块链产业规模约10亿元,产业规模与竞争实力持续升级……

这是论坛中,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鲁昕分享的一组数据。5G、物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孪生、云计算等智能技术群的“核聚变”,推动着社会迈向万物智能时代,传统行业不断被颠覆,新兴行业层出不穷,技术技能人才的岗位设置、职业能力要求都在发生着新的变革。与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职业教育该如何应对?

鲁昕给出的答案是:“今天的‘产’是和科技融为一体的‘产’,现代职业教育要盯住技术前沿,站在产业的中高端,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创新、整合各学科、各专业,培养能够适应当下和未来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如何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论坛中,不少与会嘉宾将焦点放在了“人”上: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应是“人”的现代化。

长期致力于“制造产业升级路径与产业工人技能形成”研究的南开大学教授王星坦言,在这个“闪变”的时代,专注于技术的工人往往存在薪酬和职业的双重天花板现象,依靠单一技术和机械式操作的职业将逐渐被社会淘汰。在这样的现实下,我们现在培养的学生也有可能无法应对明天的工作。

王星认为,职业教育应超越锚定特定工作技能的养成、对行业产业亦步亦趋的阶段。人才的延伸培养、复合培养及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将是职业教育适应智能制造领域业态变革,满足企业迫切需要的重要任务。

“人工智能时代,人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交际表达等核心素养的培育应在职业教育领域体现出更高价值。”这也是浙工大教授陈衍的深切感悟,“随着信息技术和科技变革的速度不断加快,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也要不断调整。”

治理现代化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关键

伴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直接服务于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逐渐从量的扩张走向质的提升。迈入“质量时代”,职业院校的治理能力逐渐引起重视。论坛中,与会嘉宾达成了这样的共识:治理现代化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更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评价指标。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副教授陈正江认为,制度是治理的核心载体。要提升职业院校的治理能力,首先要完善学校制度。“百万扩招背景下,职业院校更要持续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建立章程实施监督机构,以体制机制改革促进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推进依法治校,形成支持人才培养的治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在湖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黄桂众的理解中,职业院校现代学校制度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学校组织的外部环境,主要任务是理顺政府、企业、社会与学校的互动关系;二是建立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内生机制,包含现代学校行政制度、现代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现代学校教研和科研管理制度等。

与此同时,黄桂众还指出,治理的完整表达是共同治理,体现的是一种民主性、协调性、公开性、透明性。现代化的学校应该是一个有相对自主管理权利的“生态社区”,而非一个控制型的科层组织。凡是与教师、学生、家长等相关且其有能力处理的事情,都可交由他们自己去决定并担负起相应的责任。

“人工智能,促使职业教育由内而外产生系列的量变与质变,职业教育形态与治理也将逐渐智能化。”温州护士学校校长许建民说。学校开发了校本数据分析系统,实行“化验单式”数据诊断,建立备课组基于数据诊断的教研规范,构建基于数据诊断的作业自动推送系统,建立学生基于数据的学习评价报告。

在许建民看来,职业院校只有对学校信息化平台进行整合重构,构建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形成一体化的信息平台,才能以管理赢得秩序。

世界坐标中的职业教育现代化

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企业大规模“走出去”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把握全球化这一时代特征,以世界眼光来谋划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助力‘一带一路’,以国际化促进现代化”成了我国职业教育新的使命和担当。

“职业教育作为直接为经济社会提供支撑的一种教育类型,需要提升国际化水平,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经济社会条件及文化背景的国家及其学生的需要。”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赵红建议,职业院校可以探索协同企业、联合当地政府的境外办学模式,以服务企业走出去为目标,以职业教育输出为重点,打造职业教育品牌,向世界传递和展示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与成果。

论坛中,温州华侨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长徐健分享了所在学校在探索国际化办学中的经验。作为一所有着丰富侨领资源的学校,温州华侨职专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以“侨”为桥,构建了国际化办学“双向一融”机制。包括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引入国际优质教育资源;输出技能人才、专业课程、传统文化,招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打造孔子课堂;打造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体系,培育具有“中国心·世界眼”的新时代技术技能人才。

“以开放、协调、合作、创新、发展为理念,整合资源,寻求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引领职业教育呼应‘一带一路’,拓展沿线国家及地区的职业教育交流合作,提升中职学校国际化水平,正是我们的初衷所在。”徐健如是说。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