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1版:论文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6月28日 星期

微信在农村留守学生教育中的应用


□台州市椒江区章安中心小学 王灵春

笔者所在的学校处于偏僻地区,留守儿童较多。这些孩子大多和祖辈一起生活,有些寄宿在亲戚家或校外辅导机构。在日常教学中,发现他们身上普遍存在这些问题:隔代溺爱式的教育以致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不按时、不认真完成作业,不遵守学校纪律;不关心班集体,对待他人冷漠,我行我素等。留守儿童的这些异常行为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很多困难。

为更好地关爱和呵护这些学生,学校开始在教学过程中探索采取各种手段来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其中,微信不仅是一种便捷的通信工具,也可成为一种有效的教育途径。

一、微信是家校合力的工具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而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怎样才能让家长了解,并取得他们的支持呢?

微信平台提供了途径。笔者通过微信及时向家长发布班级简讯或公告,反馈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晒”学校组织的运动会、主题班会等活动;向家长分享育儿经验,并组织家长对留守儿童容易出现或已经出现的一些不良行为进行讨论;让家长为班级管理和孩子的教育问题出谋划策。通过这样的方式,家长更多地了解到学校的工作,了解到自己孩子在班级里的状况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等。及时的交流、沟通在家校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家长的配合让学校的教育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如班里学生小肖是二年级时从外地的寄宿学校转入的。听其常年在外经商的父母介绍,小肖因患有胃病被送回家乡请爷爷奶奶照顾。小肖转入学校刚开始的那段时间,各方面表现不错,也没有犯过胃病。其父母认为孩子在新环境中成长得很好,便忙于生意不常联系孩子。过不了多久,小肖老病重犯:每天入校不久就说自己胃痛难受,请假回家。通过跟小肖父母的微信交流以及和爷爷奶奶的面谈,笔者了解到小肖回到家就生龙活虎。根据多年的班主任经验,笔者认为小肖更多的是心理问题。于是,笔者找了很多案例通过微信发送给家长,让其对比小肖是否存在一些相类似的问题,商量如何共同解决小肖的问题。为了让小肖感受到校园生活的乐趣,笔者把他在学校制作的小作品、参加活动时的灿烂笑容照片、与同学合作完成的比赛作品等拍成照片发给他父母,让他们晒在微信朋友圈中。很快,小肖就知道自己得到了很多叔叔阿姨的关注和表扬。小肖父母也每晚抽空通过视频等方式与孩子交谈,倾听他在学校生活的点点滴滴,关心他的学习及生活。渐渐地,小肖开始自信而快乐,乐于分享班级学习、生活的乐趣。

微信就这样在家校之间搭起了沟通的桥梁,让千里之外的家长也能见证孩子的成长,关心并支持学校的教育。

二、微信是课堂教学延伸的助手

文盲率达到30%的祖辈们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心有余而力不足,在教育方式上缺乏沟通技巧,也让留守儿童容易产生抵触心理。笔者班里有10多位留守儿童,基本不完成家庭作业。询问原因,他们不是说忘记了,就是说题目太难,常常令教师束手无策。此时,微信在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延伸教育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作业时间上的监督。笔者平时与这些祖辈们交流孩子的家庭作业情况,听他们感慨:不听话,叫孩子写作业都不听,即使坐在那里写,拖拖拉拉写到晚上10多点也完成不了,实在没有办法。笔者就用微信联系这些爷爷奶奶,每天让他们在孩子写作业时记一下开始时间,到了笔者规定的完成时间,再把完成的作业内容拍成图片或视频给笔者。规定作业时间并在完成后拍成视频,让留守儿童不再随意拖拉,也减轻了老人们的负担。

2.“雪中送炭”比“雨后送伞”效果更显著。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但学生在课堂接受能力上的差异会造成作业完成质量的不同。大多留守儿童的自制力相对较弱,课堂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在家里更没有人辅导,常常胡乱涂写。等到第二天令其重写时,又加重了他们的学习负担,也造成学习兴趣的低落。怎样让这些学生不掉队?笔者运用了微信视频聊天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每当学生遇到不会写的作业,可通过祖父母打开微信视频,联系教师指导,以获得更多的帮助。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