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1月21日 星期

舶来的用人制度要慎重实施


□杨朝清

高等教育领域的竞争渐趋激烈,人才之争愈演愈烈。为了提升学校的竞争力和美誉度,很多高校不惜在师资上下功夫,一些高校甚至采取了“非升即走”的策略。

作为一种淘汰机制,“非升即走”的初衷在于激励和鞭策高校教师不断与自己较劲,最终变成更加强大的自己。在理想的图景里,如果教师们都能顺利过关,就意味着学校的综合实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然而事实是,“非升即走”的负效应也不容忽视。

那些在“非升即走”制度下被淘汰的高校教师,不仅个人承受着失落感和挫败感,还遭遇形形色色的污名化,成为一些人眼中的无能者与失败者。而实际上,这些被淘汰的教师,通常都不是教学工作没有达标,而是因为科研工作没有达到学校的要求。

在一个工具理性盛行的时代里,“非升即走”的制度经常被异化为用发表多少篇论文、在什么刊物上发表论文来决定是否通过考核。而同样一篇论文,其质量好坏不看实际内容,不重视同行评价,而是看发表刊物的级别。

以科研论英雄的“非升即走”制度,很多时候并没有达到“良币驱逐劣币”的作用。在高校,有的教师是教学型的,有的教师是科研型的,有的则是教学科研并重型的。那些潜心教书育人、深受大学生欢迎的好老师,很有可能会成为这一制度的受害者。

不同的学科、不同的专业,科研产出的周期有长有短,论文发表的机会有大有小,不能“一刀切”。有的专业侧重实证性的应用研究,每年都可以发表几篇文章;有的专业侧重基础性的理论研究,几年之内都难得发表一篇。对于那些学术成长周期较长的专业而言,即使是很有研究特长和创新潜力的教师,也可能在“非升即走”制度面前败下阵来。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发表论文上,拥有“教授”“博导”和形形色色“帽子”的作者往往比那些“青椒”更有优势。对处于学术成长期的青年教师而言,“非升即走”也让他们少了一个缓冲期。如果高校过于急功近利的话,就会让人才流失。

作为从国外高校舶来的“非升即走”制度,需要建立更加强大的实施操作系统,在细节上考虑得更周全一些。过于简单、生硬、冰冷,仅仅将教师们当成工具一辞了之的做法,带给他们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损失,还有精神上的伤害。

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师资队伍建设至关重要。要激发、引燃高校教师的激情、活力和奋斗精神,让他们更好地发挥作用、实现价值、赢得尊重,仅靠类似“非升即走”的制度或手段,只怕会于事无补甚至事与愿违。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