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1月21日 星期

“非升即走”能盘活人才资源


□邱 野

前段时间,武汉大学“火”了。

该校于2015年推出的“3+3”聘期制教师制度,在2018年年底迎来了第一次考核。而一则“119位被考核教师中,只有4人通过评审入编”的网络传言,让武大一夜之间成为网络热点。学校随即辟谣称,正式申报考核的教师只有48人(含42名聘期制教师),其中有6人被直接聘任为固定教职副教授,但这样的比例依然挑动了很多年轻教师敏感的神经。

从聘任制到固定教职,武大在教师晋升程序的设计上可谓“用心良苦”。事实上,这一做法并非独创,在国内外高校都有相似的做法。美国就普遍实行终身教职制,它的本意是“教师们希望能通过终身教职保护自己的学术自由”。而中国一些顶尖大学,则尝试用固定教职门槛制,优胜劣汰,达到优化教师结构的目的。

“非升即走”,看起来残酷,但很可能是未来高校人事改革的大趋势。“非升即走”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务实之举。建设一流学科,关键靠人。从招人聘人用人的源头,制定高标准严要求,产生效益高的人上或“升”,庸碌且产出少的人下或“走”,这样的做法可以盘活高校人才资源,集约高校用人成本,形成“人尽其才,凭本事发展”的用人机制。这也是“双一流”建设倒逼高校做出的理性抉择。

“非升即走”,是高校行使办学自主权的主动之举。近年来,随着“双一流”系列配套政策和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政策的出台,高校有了更大的自主权。高校完全可以用好政策弹性,通过改革,让用人制度更为灵活科学,发挥教师以及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让肯干能干贡献大的教师脱颖而出。用好办学自主权,激发内生动力,对于争创“双一流”高校来说,是题中应有之义。

“非升即走”,表面上看,对部分青年教师未必是利好,但从长远来看,何尝不是对他们负责任?高校特别是有着一流建设目标的名校,就好比快速飞奔的列车,教师若不能适应其发展节奏,除非特殊情况,就应该早做打算,不管是被动分流还是主动另谋发展,对年龄已经不小的博士教师而言,都是一种保护。此路不通了,去其他更适合自己发展的地方,未尝不是明智之举。

总之,只要兼顾好效益与公平、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平衡,“非升即走”有助于提升高校办学效益,是值得肯定的。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