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校园视窗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12月3日 星期

面对欺凌,别对孩子轻言“打回去”


□周裕东

曾几何时,校园欺凌在人们眼中还是“孩子打打闹闹,不算个事儿”。近年来,社会各界对校园欺凌问题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容忍度逐渐降低,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欺凌不是打打闹闹,而是校园毒瘤。

从发现问题到重视问题,下一步便应是解决问题。可惜的是,当下我国针对校园欺凌的预防与处理机制尚不够完善。在这样的现状下,很多家长就只能寄希望于教会孩子如何自保,甚至将以暴制暴视为对付校园欺凌的首选。孩子在学校受了欺负,就告诉他打回去。这听起来简单又有效,但其实是一种不够谨慎又不够负责的做法。

首先,从某种角度来看,孩子遭受欺凌就已经说明了问题——你的孩子很可能打不过欺凌者。毕竟很少有孩子在遭遇欺凌时是真正不懂得反抗或善良到不愿还手的,受欺凌的孩子很可能不是没动手,而是“战败”了。另外,校园欺凌很多情况下是群体行为,欺凌者往往通过抱团的方式来取得绝对优势。有些欺凌事件虽然看起来是“一对一单挑”,但其中除了欺凌者和受害者,也可能有协助者、附和者从中推波助澜。面对这样的“欺凌共同体”,又何谈让孩子以一己之力打回去?

其次,如果家长只是隐约察觉到自己的孩子受到欺侮,不能在没有摸清事情真相的情况下就想当然地认为孩子挨了打。校园欺凌不只有暴力殴打这一种形式,还有敲诈勒索、辱骂嘲讽、谣言中伤、孤立排挤等多种不易察觉的形式,而这些类型的欺凌显然不能都用打回去来解决。急于让孩子武力反击,等于把复杂的问题强行简单化,很容易把“有理”变成“无理”。

再次,“受到欺凌要打回去”这一观念本意是想教会孩子自卫,但其分寸不好把握,很多父母在教育过程中把“自卫”教成了“动手”,把“挨打要反抗”教成了“以力称王”。这很可能会让孩子形成“武力解决、睚眦必报”的错误观念,滋长孩子的暴力倾向,甚至会让曾经的欺凌受害者转变为加害者,给孩子的成长埋下隐患。

更严重的是,年幼的孩子往往不知深浅,青春期的少年又容易冲动,他们对分寸的把握能力、对行为的控制能力、对结果的预估能力都不够高。校园血案,有很多是从一般的学生冲突逐步升级,最终酿成了难以挽回的恶果。

遭到校园欺凌伤害的孩子,正处于最脆弱的时候,需要的是父母的支持、抚慰、鼓励。要更好地保障孩子的校园安全,就一定要与孩子建立起能够无话不谈的信任,针对问题和困难进行充分、有效的沟通,成为他随时可以寻求安慰和温暖的“避风港”。

一旦孩子遭到欺凌,父母在给出任何建议之前,一定要先把事情的原委、欺凌者的特征以及孩子所受的伤害程度搞清楚,根据了解到的情况来决定下一步的措施,在安抚孩子情绪、保护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尽快和学校、教师以及对方家长沟通。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