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莉萍
一
姜家余还有两年就退休了。
说起前几年因为年龄原因而卸任班主任岗位这事,他依然充满惆怅。“那天晚上,我在操场上走了一圈又一圈,狠狠地抽了两根烟。”
对于有着安徽省基础教育改革成果评选一等奖等众多荣誉的安徽省首批正高级教师姜家余而言,不能当班主任的痛苦,在于触摸不到当教师的幸福感。
“我们会常常想起您那慈祥、善良偶尔严肃的面孔”“一直记得您说的那句话,‘喜欢的就争取,得到的就珍惜,失去的就忘记’”……这些至今能倒背如流的学生留言,是姜家余的心灵鸡汤。“我喜欢当老师,因为学生们能不断地给我惊喜,有些惊喜还终生难忘。”在姜家余眼中,这是不当教师,甚至不当班主任所体会不到的美妙。
这样的美妙,令姜家余对学生能保持着爱心、耐心、责任心和包容心。“我爱学生,学生也爱我。”这样的爱,让姜家余追求着从教学上升到教育、从“育分”上升到“育人”的教育理念。
“只有育人,教师的心胸、视野才会更开阔,才不会与学生、与同行‘分分计较’,才能感受到教学和教研有意义、有价值,才会去思考为什么要教书、怎样教书。”因此,地理特级教师姜家余认为,地理学科的价值更重要的在于它使学生逐步养成正确的人地观、可持续发展观,合作共赢、全球发展的意识,“每门学科都应该为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提供帮助”。
二
胡忠国是一个靠上课来“治疗”感冒的教师。
“每次有头昏、鼻塞等感冒的早期症状,上完两节课后顿时神清气爽,症状全部消除。” 胡忠国抑或在课堂上得到了一次释放。
他还是一名班主任。
他会一有空闲,就找学生谈心,“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班里的座位,实行左右、前后全方位滚动,“要让学生看到公平和公正”;会为夜不归宿的学生等到凌晨3点,“要让学生看到耐心和坚持”;会每个月送10袋奶粉到住校生寝室,“要让学生看到关心和呵护”;会带着学生春天植树、放风筝,夏天搞社会调查和课题研究,秋天开展环保活动和辩论赛,冬天去敬老院和福利院,“要让学生看到高中生活的丰富多彩”……
“我不断地努力着,小心培育着与学生之间的信任,我想,当这种信任足够强大的时候,应该能激发学生心中无穷的力量。”而学生们的信任又给了胡忠国更多的勇气和力量。每天早晨7点到校,晚上11点回家,安静地做着该做的事。在胡忠国眼中,这样的修炼,全是为着他所热爱的三尺讲台。
2008年,胡忠国代表安徽省参加了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他当时只带了2只简陋的弹簧秤。“其实之前我也想用精准的数字传感器代替弹簧秤。”但最便宜的也要1万多元的价格,让他迎着校长张大银关切的目光说出了“其实不用也可以……”
“只要理念不落后,照样可以进行新课程改革的探索,照样可以走在全国的前列。”这是他获得全国一等奖时评委的话语。而评委们讲的另一个词,“课比天大”,更是触到了他的神经。“好一个‘课比天大’,这就是一位教师的立身之本,是对课堂教学永无止境的追求。”
“新课改拼的不是技术,拼的是理念,是看教师心里是否装着学生。”从教以来,胡忠国每备一节课至少要六七个小时,有些重要的课往往提前两个星期开始收集资料。“平时相关的学科书籍的阅读和积累,到大学、优秀高中‘蹲’一两个月的学习机会,让我得以在学校特意创建的各种平台中展示、交流并收获。”胡忠国曾经有工作一个月就在学校的征文活动中获得了唯一的一个一等奖的经历,“多样的舞台,不断的鼓励,让我享受着成长,享受着课堂”。
三
在滁州中学,只有优秀的教师才有机会当班主任。这,成了教师的“荣耀”。
会为了一节课,周末两天都泡在学校实验室里反复做实验的化学教师郭梓桃教学能力出众。2011年,年纪轻轻的他已获得安徽省优质课评比的一等奖。他一直在当班主任。
“作为高中班主任,我要让学生深深地感到高中生涯是一生中最难忘、最快乐、最充实,也是收获最大的一段时光,并对我产生情感上的依恋、人格上的崇拜、道德上的折服。一句话,因为有了我而幸福。”
郭梓桃的“野心”很大,因而对自己要求更严格。
军训期间,他和学生顶着烈日,共同进退。最后队列比赛的时候,教官要求让一部分动作不标准、个子偏矮的学生不参加比赛。郭梓桃坚决不同意。“我坚持让所有孩子参加,并对他们说,我一定不会放弃你们当中的任何一个。”在安徽省“最美教师”郭梓桃心中,这只是3年不分彼此一起奋斗岁月的开始。
全国、省优秀模范教师5人,省优秀班主任、先进工作者7人,国家优质课大赛一等奖3人,安徽省优质课大赛一等奖16人……如果说,让“学生因我而幸福”,在郭梓桃心中“大过天”,那这一串数据背后的人,在校长张大银心中已然“大过天”。
“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规章制度的完善、学习培训机制的完善、各种展示平台的搭建,必不可少。”在具体路径上,张大银最看重两条线。一是班主任队伍的建设、管理,“建立健全班主任队伍选聘、任用、考核评价机制,开展对班主任的岗前和岗中的业务培训”。滁州中学每周有一次全校的班主任例会。每次例会都会针对前一阶段班级突出问题进行主题发言和讨论。“我们的教职工聘任制,实行的是学校选聘年级部负责人,年级部选聘班主任,班主任选聘任课教师的管理办法。”
张大银最看重的第二条线,这是教师的课堂。滁州中学有着包括“姜家余名师工作室”在内的各种名师带徒、师徒结对、青年教师共同体等的教师成长路径。但最让教师们称道的是,“每位教师都要定下自己的研究课题”的硬性要求。“我们说的研究课题,一定是以教师自己的工作和教学为基础的研究。”与之配套的是,教师们在课题的选择、设计、实验和结题的一系列活动过程中,学校给予的相应培训和指导。
“它‘逼’着我们不断提高在教育教学中开展科研活动的兴趣和能力。”郭梓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