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池沙洲
作为家长,你会给孩子做饭吗?还是随便用快餐、排档、外卖打发一顿?作为家长,你会教孩子做饭吗?还是觉得厨房里的水、火、电会带来危险?作为家长,你会禁止孩子做饭吗?是不是认为孩子的第一要务是读书,其他事情都没有意义?近日,在由中国食育倡导者行动——“食话”发起的“厨房很有趣?了不起的小孩”分享大会上,3个10岁刚出头的小孩交出了答卷。在他们惊人的厨艺和出色的脱稿语言能力的背后,站着的是注重儿童食育的家长。
不断尝试失败的小怪人
小虎(范宸,杭州马可波罗国际学校七年级学生)两岁就跟着妈妈进了厨房,如今12岁的他,进入厨房的方式与常人不同——带有很多科学元素。想知道小虎是怎么吃西瓜的吗?只见他将一个西瓜削掉一块皮,然后拿起一台电钻,通上电源,将剧烈转动的电钻头伸进西瓜里将瓤打碎,最后在西瓜的底部插上一个金属水龙头,一个西瓜“啤酒桶”就完成了。
然而用这个真的能喝到西瓜汁吗?打开水龙头,什么也没流出来——失败。没用几下,水龙头就掉了,瓜里的固体和液体都流了出来。可是小虎也有成功之作,那就是用自家花园收获的草莓制作的草莓果酱。
由于小虎小时候在加拿大生活,整个家都是他探索生活的实验室,他从小就养成了爱思考、爱动手的好习惯。他平时爱好收藏古生物化石,用手机摄像小孔拍苍蝇腿,干过许多把大人的下巴惊掉的事。这样一个“科学小怪人”进了厨房,真不知道会整出什么样的“黑暗料理”呢。
微小的幸福放大一百倍
相比“出口转内销”的小虎,扎两根小辫的小满(尹来仪,宁波海曙外国语学校三年级学生)就显得“很中国”了。“小满”这个名字来源于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她和妈妈合作的“节气料理”视频赢得了超高的点击率。小满在二年级的时候,已经是爱奇艺美食节目《朝画夕食》的主讲人了。
按节气准备食材是老传统,别说人人都知道的清明的青团、端午的粽子、冬至的水饺,还有霜降的杮子、谷雨的香椿、白露的龙眼……学问可大着呢。 小满为大家展示了她的拿手菜。秋葵的吃法一般是在沸水中汆熟后凉拌,小满却将它切成薄片,漂在水蒸蛋上,像一颗颗绿色的小星星。 奶奶嗓子不好,小满就趁秋天做了橘肉酱,还有蜂蜜柚子茶,送给奶奶。她说:“好好爱家人,就是每天为他们做健康的食物,可以把微小的幸福放大一百倍。” 小满今年夏季的招牌手艺是一道甜品冷饮——“金风玉露一相逢,鲜奶遇见芒果泥”。她时时刻刻记着妈妈的话:“学习很重要,但懂得照顾自己更重要,哪怕冰箱里只有一碗剩饭和一个鸡蛋,也要有做蛋炒饭不让自己饿着的能力。”
厨房是他的另一个学校
相比尚显稚嫩的小虎和小满,已经上初二的Aaron(陈龙泽,杭州英特外国语学校学生)有点国际化正规军的味道。他是杭州星曜堂(法式烹饪培训机构)首位未成年学徒,其厨艺受到米其林三星大厨的亲手指点。
Aaron不仅做西点有一手,文章也写得很棒,自己还开了一个美食公众号,很多成年人都是他的粉丝呢。Aaron自曝爱上烘焙是受妈妈的影响,后来妈妈不做了,他却一直在做。巧克力蛋糕、榴莲蛋糕、水果鲜奶蛋糕这3款作品还在微信上赢得了不少客户,但由于质量不稳定,损耗了大批的榴莲和土鸡蛋,营销模式变得入不敷出,再加上面临升学压力,Aaron的家庭手工作坊宣告失败。
但Aaron的公众号写得越来越成功,连杭州JW万豪酒店的经理也找上门来,盛邀Aaron去餐厅尝试高科技的“分子料理”,让Aaron大开眼界。“简直像做梦一样,做梦都没有那么神奇。我一定要学好化学,真不敢相信,做美食还能促进学习。”Aaron感叹道。 毕竟Aaron仍是个普通的小孩,课余时间总是被培训班占据,也想玩同学们在玩的各种游戏,但成为美食达人的诱惑实在太大了。接下去的故事是:为了“写出点深刻的东西”,Aaron报名参加了一期7天的法式烹饪培训班。因为人小个矮,厨师不让他接近明火,于是Aaron学习了西点制作,目前已经掌握了MOF浮云卷、拿破仑、椰子凤梨塔3款高级作品,准备明年去法国见见世面。
通过学习西点制作,Aaron觉得自己变得越来越爱整洁了,还有了认真记笔记、看笔记和反复练习的习惯。所以,Aaron称厨房是他的另一个学校。
人与自然通过食物连接
这次分享会还汇聚了许多演讲者,他们分享了许多关于食物的知识,比如人类的肤色和所吃的食物之间有什么关系,国际上为保护濒危海洋生物设计的海鲜评分系统是怎样的,便便的颜色和形状如何标示出你昨日的饮食……主持人还带领孩子们体验如何不用冰箱将一包牛奶做成冰淇淋。当天通过网易视频收看的观众达到24万人次。
据介绍,本期分享会得到了联合国项目事务署的支持,希望食育能在中国普及,面向学校、社区和家庭,引领孩子们了解食物,亲近自然,热爱科学,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中国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作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