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4版:论文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7月13日 星期

利用本土资源开展幼儿定向运动的基本路径


□松阳县第二实验幼儿园

纪 萍 徐 瑛

定向运动又称“识图越野”“定向越野”“野外定向”等,起源于瑞典,于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中国,是指在一张详细精确的地图和指南针的帮助下,从起点开始,在每一个点标之间选择自己认为的最佳路线,以最短的时间,按顺序到访地图上所标的各个点标,直到终点。

幼儿定向运动是指以幼儿为主体,在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特殊地图(色块、绘画、照片)帮助下,在最短时间内,按顺序到访地图上所标的各个点标。

幼儿定向运动为幼儿创设了真实情境,促进了幼儿辨别方位、阅读地图、与人合作等综合能力的发展,拓宽了幼儿园体育教学组织的内容与思路。

一、定向运动与本土资源对儿童发展的价值

迷宫、捉迷藏、寻宝等书本内容充满趣味与挑战,备受幼儿喜爱。幼儿定向运动就是将书本上的这些内容游戏化、情境化、生活化。

定向运动与一般运动项目不同,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需要幼儿克服困难,通过地图与实景的匹配、识别,路线的选择等过程发展其智力因素,包括观察、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多方面能力。当园内环境不能满足幼儿的活动水平时,利用本土资源开展定向运动就成了活动开展的必然趋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到: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等各种教育资源,拓宽幼儿生活学习的空间。由此可见,让孩子了解自己的家乡,对本土文化产生认同感,理应成为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定向运动与本土资源就成了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两个重要依托。

二、利用本土资源开展定向运动的基本路径

就笔者所在幼儿园所处的浙江省松阳县而言,素有“最后的江南秘境”的美誉,最具特色的环境资源就是古村落。在浙江176个传统古村落名目中,松阳独占50个。古村落内的建筑风格、环境布局等蕴涵了极大的教育资源,通过定向运动实践体验,可以丰富孩子们对家乡文化的感知,由此,“古村落”成为我们开展定向运动的重要本土资源。

(一)选择地点,把握目标价值

在定向运动中,活动地点的选择尤为重要。首先,对县内50个古村落的布局、特色、地形及离县城的距离等因素进行了分析与梳理,筛选了10个适宜开展定向运动的古村落。又从安全条件、幼儿已有经验、年龄特点等要素展开研讨,最终确定了水韵象溪、水墨石仓、金色杨家堂、明清古街、茶园大木山等5个颇具特色的古村落开展定向运动。

同时,结合幼儿的实际成长需求,明确此项活动的目标在于培养幼儿的户外生活技能、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和谐向上的团队协作精神以及热爱家乡的积极情感,最大价值在于将家乡元素与定向运动融为一体,提升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

(二)确立内容,设置路线点标

各年龄阶段幼儿定向运动的内容是不同的。例如在小班幼儿的野外定向运动设计中,教师并未一开始就让孩子们走进古村落,而是选择了孩子们经常去的小公园作为活动地点,设计了主题为“花草捉迷藏”的定向运动。对于小班幼儿而言,创设游戏情境,更容易激发主动参与定向运动的兴趣。

在设置路线与点标时,参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的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的发展目标,并结合前期定向运动开展经验,科学合理地设置路程及点标数量。随着幼儿参加定向运动次数、适应能力、年龄等因素的变化,点标任务由易到难,距离与点标数量增加。

(三)绘制地图,搭建学习支架

在定向运动中,地图是帮助幼儿完成任务的学习支架,可以有效实现活动的目标价值。3-6岁幼儿由于体力、智力等因素限制,不能理解普通地图中抽象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因此不能照搬成人的定向运动模式。例如:在设计小班幼儿定向运动地图时,使用实景照片与箭头相结合的方式,实景照片大而突出,利于幼儿观察。在设计中班幼儿定向运动地图中,使用实景照片、路线图与局部地图结合的方式。

(四)有效指导,提升活动品质。

在定向运动开展过程中,幼儿在真实情境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这需要教师进行观察和有效指导,以发挥教师引导者和支持者的作用。

一是活动前的提前预习。在定向运动开展前,组织幼儿针对本次定向运动的路线选择、地图呈现、点标任务等内容进行讨论,通过师幼互动与同伴对话,了解本次活动的难点,教师还要对幼儿不理解的内容进行答疑解惑。

二是活动中的巧等留白。在定向运动中,孩子们遇到问题,教师不要急于介入,要观察等待,适时介入。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去探索解决问题,从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是活动后的及时交流。活动后,我们会组织幼儿进行现场讨论交流,针对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等进行师幼、同伴间的对话。挖掘阅读地图、匹配点标、同伴合作的有效方法,积累户外定向运动的经验。

三、利用本土资源开展定向运动的成效与反思

利用本土资源开展幼儿定向运动是建构园本课程的重要手段之一。定向运动寓教育于本土环境之中,对孩子体能的提升、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及对家乡文化的了解有着积极意义,具有推广价值。它为孩子们全面了解本县古村落的人文环境搭建了平台,提升了幼儿园亲子活动组织的有效性,也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今后,我们将从如何在定向运动开展过程中进一步融入古村落文化、如何体现幼儿自主的地图呈现方式及各年龄段幼儿定向运动的连续性等内容入手,继续开展实践探究,实现幼儿更高水平的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