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区象山幼儿园 何单翡
专用室创意课程群是指以激发幼儿创造兴趣、创造想象、创造表达,培养幼儿创造品质与能力为核心,基于某项活动专用的教室功能,从幼儿学习经验与学习兴趣点出发,设计涉及艺术、科学、语言、健康、社会等领域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内容而组成的课题群。但目前专用室创意课程的实施缺乏一定的有效性,需要进一步地加强和提升。
引证式教研是聚焦于专用室创意课程群内容的有效选择与有效实施而展开的,且针对教师在内容选择和实施中的实际问题,通过不断的自我优化研讨,同伴间的互助研讨以及专家参与性的对话研讨来有效地设计并组织教师开展引导论证性的教研活动。其基于问题、专家引领、螺旋论证的三大特点,可以引导教师明确建构专用室创意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式,并在优化教研活动中提高构建实效。
一、引证式教研的类型与实施
根据课例的不同,引证式教研可以概括为三大类,分别是:仿设计——优秀课例比较式引证研讨;再设计——难点课例剖析式引证研讨;优设计——自身课例诊断式引证研讨。
(一)仿设计——优秀课例比较式引证研讨
教师如果把握不住创意活动课的内涵,可以通过原课例与优秀课例的比较学习来优化课例。
大家先是集体观摩某位教师执教活动的录像,观摩后,借助“问题单”让每位教师对执教活动进行分析解读,并产生共同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选择相关活动的优秀课例,让教师在比较中更深地内化理念,感受教学目标定位不同、教学方式不同所带来的活动状态的差异,以更好地改善教师的实践行为。
通过优秀课例比较学习的“引”,执教教师在课例调整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的教学实践活动。随后,小组成员和园内专家对这位教师的二次活动再次进行同样的剖析,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的调整,直到课例比较成熟为止。
(二)再设计——难点课例剖析式引证研讨
有些课程内容深受孩子喜欢,但如果教师把握不住正确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出合理的活动流程,孩子可能反而会对内容失去兴趣。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通过课例的剖析式学习来设计优化课例,解决教师教学设计中的实际问题。
每位教师准备一本自己喜欢的绘本进行有感情的讲述或者简单的演绎,并将绘本的背景、作者以及自我理解等进行交流分享。同时,要求以年级组为单位大家在规定时间内分组分析解读绘本,可以从绘本的画面、意义以及自己对绘本的理解等方面展开小组内的智慧碰撞。
各年级组各自选派执教教师进行现场活动的执教,摄录活动过程的同时专人记录分析师幼互动。在此基础上,邀请专家教师进行现场诊断把脉,直击教研现场,并给予更明确的方向。在专家诊断引领的基础上,教研团队仍然进行跟进式的研磨,如果仍有问题,将通过QQ、微信、电话等形式与专家进行对话,不断完善整个课例的再设计。
(三)优设计——自身课例诊断式引证研讨
教师们在执教专用室创意课程中,如果方法不当,没有聚焦到创意课程的特点上,会造成教学的低效或无效。这就需要通过自身课例诊断,对教学设计和实施加以调整和优化。
首先,以小组为单位,对专用室随机教学活动进行摄录。原专用室的小组成员对随机拍摄的课例进行小组内的自我诊断,从活动目标、活动准备以及活动过程三方面发现问题,并聚焦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在原小组自我诊断的基础上,交换小组对调整后的课例进行二次诊断。
然后,两个小组汇总建议,将课例进行整合优化,特别是辩证对待不同的建议,从而找到最合适的教学策略。同时,此环节针对不同的课例有相应的专家直接介入,给予更明确的方向。
最后,通过一层层研讨后形成的课例教案再次付诸现场实践,对实践的过程继续进行记录并加以三次研讨,直到课例比较成熟为止。这个过程以执教教师为核心,专用室团队成员为主力,其他组成员为协助,专家教师为辅助,在多次调整中完善课例。
二、引证式教研的成效
(一)教师层面
专用室的课例研修只有立足于解决教学真实的问题,改变教学的不良状态,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满足幼儿的需求,才能体现研修的价值。而在实践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加大研修的力度,在一次次的平等对话中成长、进步。整个活动中有教师个体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评价互助及名师的专业引领,在实施过程中又强调切磋、协调和合作,这有助于形成一个分享经验、共同成长的“研究共同体”。
(二)幼儿层面
引证式教研使得幼儿对专用室的课程充满兴趣。以“我们悦读吧”为例:一开始孩子们在教师的调配下进入了悦读吧,渐渐地发现孩子们不太喜欢去,后来教师调整了教学的思路,突出了活动的趣味性,到最后孩子们抢着要去悦读吧。
综上,专用室课例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课例研究的深入开展,丰富了教研形式,活跃了研究氛围,切实提高了保教质量。同时,教师们的学习意识、反思意识、合作意识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每位教师都获得了自觉、幸福、智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