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汪 恒
这周三下午,宁波市鄞州区小雨点听力语言训练中心又迎来熟悉的“小老师”。来自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志愿者们如约来到这里,通过自编游戏等形式帮助聋哑儿童进行听力恢复训练。这样送教上门的志愿服务,宁波卫生职院已经坚持了多年。儿童们的进步被中心园长陈雪芬看在眼里,她说:“卫生职院的学生志愿者很专业,孩子们因为他们的帮助,言语更清楚,吐字更准确了。”
陈雪芬口中的“专业”,一是因为这些前来志愿服务的学生们均就读于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二是因为他们所在的宁波卫生职院从去年开始,努力促进学生志愿者队伍的专业化。
强调“仁爱”,志愿服务氛围浓郁是宁波卫生职院的校园文化之一,学校里长期活跃着30多支志愿者队伍。然而,校党委副书记俞立军却发现仍有美中不足之处:一些志愿服务团队不够规范,或是没有专业的指导教师,只能靠学生自己摸索,或是没有常态化,热闹过后没了后续。俞立军认为,学校里既需要热热闹闹的、面向全体学生的文体类社团,也需要追求精益、专业化发展的社团。“志愿服务也是如此,不能简单停留在提升学生奉献精神的层面,而要着眼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职业认同感、综合能力及创新意识等。”
带着这样的想法,去年12月,宁波卫生职院对校内已有的学生志愿服务资源进行整合,推出了“宁卫号”健康服务专列的统一平台。首批有11所志愿服务团队被纳入其中。对这些队伍,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导教师的事前事后介入便是其中之一。“我们要求由专业技能型老师任指导教师。志愿服务前,指导教师提供心理和专业技能的指导。志愿服务后,还有小组讨论,帮助学生专业巩固。”校团委副书记章海玲说。
16级护理学专业学生汪超楠是爱心天使生命关怀志愿服务队的成员,每周末她和同伴们都要去李惠利医院,为临终病人及家属提供服务。去之前,除了指导教师陈百卉会帮助她们做心理知识上的讲解外,肿瘤、放化疗等科室的医护人员也会受邀参与培训。每次两小时的志愿活动结束后,汪超楠和同组的另外9名同伴还会坐在一起交流在陪护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并及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学校还将专业志愿服务纳入了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教学实践课程中,计入了学生的社会实践学分体系。教师余俊武说,如果学生想要通过参加志愿服务的形式拿到这个学分,可不是简单地参加几次那么容易。他以自己负责的阳光助残服务队为例解释道:“最终的结果既包括受助对象的家庭记录本等过程性评价,也包括病情好转程度、联络员或社区卫生院的直接反馈等结果性评价因素。”
有了统一的平台后,志愿服务也有了质量提升的新空间。学校为各个志愿服务项目像课程一样制订了项目标准,划分为单元主题、活动目标、活动内容、参考活动时间等。不仅为学生实践提供了目标和流程的参考,也方便了来对接志愿服务的地方民政局、团委、医院等机构。“我们的志愿服务对象涵盖了各个年龄的群体。对方可以像翻菜单一样快速找到最需要的内容和形式。”章海玲告诉记者。
“宁卫号”启动一年间,共举办志愿服务113场,参与学生志愿者达到2000余人次,确立了67个定期定点的实践基地。专业化的志愿服务经历让学生对专业、职业有了更多思考。16级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杨钰芸看到了社会对康复技术的需求,已经打算筹建相关公益组织,进行理念和技术的传播。因为参与志愿服务,16级护理学专业学生周佳妮比她的同学们更早接触到了音乐照护的知识,她打算在个新兴的领域继续了解下去。
让章海玲高兴的是,社会上对学校一些新兴专业的认知也得到了提升。不少人通过学生的志愿服务进而知晓了宁波卫生职院有开设相关专业。来登门需求合作的社会机构也越来越多,今年的生源质量甚至也有了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