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华贤
新教师如何快速熟悉教材?从头到尾看一遍,不就熟悉了吗?一遍不够看两遍、三遍。有人说,从一年级一直教到六年级,就熟悉了。可是花六年时间才熟悉,还能算快速吗?
自己所教的这一门学科,以前在学生时代也学习过,但身份变化了,要求大不一样。这就好像以前是食客,现在是厨师。食客讲究结果——我有没有吃饱吃好;厨师讲究操作——我该怎样选材和烹饪。因此,要做出美味可口的佳肴,首先得熟悉食材。新教师应该如何快速熟悉教材呢?我在这里以小学语文教材为例来具体谈谈。
一、全面理解教材范围与种类
教材就是教和学(不仅是教)的过程中所要用到的材料,主要是供教师用,有的则是供学生用,有些是共用的。教材不只是课本,它还包括学科课程标准、参考资料、练习册。这四种材料目的不同,分工明确,教师都应该非常熟悉。
课本是师生共用的最基本载体,是教学内容的重要来源,但不是唯一的内容来源。课本内容一般都必须学,但并不等于说学完就OK,一篇课文只不过是一个例子。
学科课程标准是纲领性文件,是供教师学习的,用的是原则性和概括性的语言,目的在于让教师理解所教学科的性质、目标、要求等,每一位教师在上岗之前必须用研究的态度、比较的方法认真地学习,从而加深理解。
《教师教学用书》等参考资料是供教师理解内容和设计教学过程时作参考的,它不是我们必须遵循的规章和操作程序,不管它是谁编写的,不管出版社权威不权威,仅供参考。教师完全可以而且应该根据自己的理解与个性来实施教学。
练习册则是供学生训练用的,许多知识和能力需要通过不断地训练加以巩固,有的还需要训练多次。为提高训练效果,教师不但要精心选择训练内容,而且自己必须下水实践,先做一做,以探测深浅难易。
二、宏观把握阶段目标与编排体系
熟悉教材离不开宏观眼光,只有把握了整体,才能更准确地把握局部。
以小学语文为例,宏观把握阶段目标有两层含义:一是把握整个小学阶段语文的性质、目标和任务,明确小学语文是什么。它是基础中之基础,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习汉语的能力,具体而言,就是培养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让学生认识字、会读书、能理解、说清意思、会写文章等。二是明确小学阶段各个学段的主要任务:第一学段主要任务是认字和写字;第二学段除继续认字和写字外,着重认识与理解句子与段落;第三学段在一二学段基础上,认识与理解概括能力和篇章结构。就是说,每个学段既有常规性学习内容,又有新增内容。
把握教材的编排体系同样非常重要,教材是按什么思路来编的?为什么要这样编排?比如最为通行的人教社小学语文教材,是按思想内容作为主题来组织单元的,目是强调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这样的编排方式,语文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就相当弱化,教师必须清楚这一点,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行梳理、调整和增补。
三、具体掌握单元目标与教学重点
为进一步熟悉教材,教师有必要对小学阶段12册语文课本系统地浏览或阅读一遍,在头脑形成大体框架。在此基础上,再仔细地研究自己当前所要教的这一册,明确这一册的各单元目标和教学重点。
以四年级上学期为例,全册8个单元、32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另外还有8篇选读课文。“精读”“略读”“选读”的区别是什么?弄清之后,教学才能有的放矢。再来说单元目标与教学重点,以这一册第三单元为例。这是由4篇童话组成的单元,目标是进一步认识童话特点:生动的故事、丰富的想象、奇特的情节、优美的语言。童话的这些特点自然成为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熟能生巧。要想教得巧,熟悉需在先。熟悉教材也要讲究方法,我建议采用“宏观(整个阶段)→中观(某学段或某册)→微观(单元)”的逐步聚焦方法,这样可以更快速、更准确地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