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娟娟
文化在儿童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指出,儿童心理发展基本上受社会文化历史发展规律所制约,社会文化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是巨大的,儿童正是在与他所属的文化环境的互动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实现人格的不断完善。
在信息全球化的背景下,儿童发展中的文化导向问题不得不引起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的重视。前段时间,某幼儿园中发生的案例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万圣节前夕,孩子们自发地从家里带来了与节日相关的物品,如节日服饰道具、南瓜灯等。随着班级里相关节日的物品陆续增多,教师认为当下正在开展有关“地球一家人”的主题活动,可以借助这些素材顺势让孩子了解西方国家的节日,于是就带着孩子们穿戴上服饰,举着南瓜灯,轰轰烈烈地体验了一番……一切都是如此的“顺其自然、水到渠成”。这种看似“顺势而为”的背后,成因是什么?从文化导向的角度我们该反思什么?
“洋节日”在商业利益和营销包装的推动下,从电视、网络传媒的宣传渠道,从人们日常生活必需品的购物渠道,以及从偏向经济利益的早教、语言培训机构,无孔不入地影响着孩子甚至家长的感官,使得他们通过环境不知不觉地受到熏陶和感染,这是事件发生的外部诱因。事件中的家长以及教师,则是这个典型案例发生的内部动因。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孩子的启蒙导师,他们缺乏一定的“文化免疫力”,在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现状面前,他们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不够坚定。加之幼儿园课程相较于中小学课程弹性更大,教师调整、创造课程的权利更多,如果缺乏对全球化背景下鱼贯而入的各种西方文化的价值判断力,就极易成为儿童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威胁文化导向的推手。
身处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工作者要承担起维护本国文化传承的使命。因为学前儿童思想尚未成熟,身心发展处在塑造期,给幼童根植什么样的文化价值观,他们就会有怎样的文化价值观,甚至会影响到孩子一生。对此,我们首先要审视幼儿园课程,各个幼儿园的课程特点可以不同,但本国文化、本土文化为主的价值取向不能变,并且要渗透到体育、艺术、科学等各个领域和学科,通过儿童喜欢的方式加强孩子对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其次,对西方文化要本着“尊重但不融入”“认识但不认同”的教育观点,逐渐培养孩子的文化自觉性。比如,可以让幼儿介绍一下自带的洋节物品,从科学认知的角度认识西方节日的来源、目的、价值等,但是不必要为洋节营造氛围,引导孩子体验洋节的意义。当某个西方节日的浓厚氛围对孩子产生一定影响时,教师和家长要引导孩子对我国或当地类似的节日进行比较,进而提升孩子对本国文化的自信。
(本文作者系湖州市蓝天实验幼儿园副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