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1版:关注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17年12月1日 星期
“玩”了学科渗透 再“玩”思想浸润
没错,他就是那个写童话的科学教师


□本报记者 黄莉萍

一个男同学没等林森同意就把她的书包抢过去骑在上面,还不停地催促道:“快飞呀,书包。”可是书包一动也不动。这时候,一个女同学由大人背着进来了,原来这个同学脚受了重伤不能走路。林森走过去说:“中午到食堂吃饭,你骑着我的书包去吧!”

……

每天中午,宁波市大榭岛上的一个办公室里,总有一个由孩子们自发围起来的或大或小的圈。他们围在一起或欢笑,或惊呼,或思考,都因圈中心的那个人正在讲述的童话故事。

把数学题写进童话里

55岁的梅岳龙至今还闹不明白他和学生们的午间之约是怎么“成俗”的。

可大榭开发区第二小学的学生们都知道,喜欢讲童话故事的梅老师就像个魔法师,总有新的童话故事等着他们去听。

梅岳龙讲的童话故事,全都是他自己边观察校园,边源源不断创作出来的。这位指导着学校“小真人”文学社的科学教师,依然记得自己当年的文学路。“小时候最喜欢跟着父母乘7个小时船到舟山沈家门去卖农产品,每次集市结束,平时很节约的父母总会拿出三四块钱给我买书。”当梅岳龙捧着用父母几天收入换来的《红楼梦》时,思考、想象的种子悄然种下。在父亲的支持下,他曾边上着宁波师范学校,边进行着安徽青年文学院函授班的学习。

“工作后,你会渐渐忙碌,慢慢忘记自己的初心。”2011年,年近50岁的数学教师梅岳龙已在大榭二小工作多年。“怎样让自己的教学更能吸引学生?”他试探着将数学元素融入一个自编故事中,结果险些被学生们高涨的学习兴致“吓”到。

“木头又升高了50米,那是10个50分米呀,但小猪仍不知足,依然高声大叫……”

他开始阅读大量的古今中外童话故事,自学童话写作的理论书籍,并试着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和生动有趣的童话人物有机结合进行写作。

“刷皮头”“大步走”,就这样开始了他们的奇幻之旅。大榭二小的学生们欣欣然地跟着以他们身边同学为原型的人物,一起“发现小精灵”“飞进娃娃国”“破译‘心灵密码’”……

“声音是以每秒340米的速度在空气中传播的,顶呱呱飞船飞行的速度是每小时1800千米,比较一下,谁快呢?”“聪聪把一块太空蛋糕送了过来说:‘谁说对了就奖励给谁。’”

26个章节,每个章节都是一次大探险。梅岳龙写1个章节,长的时候3个月,短的时候1个月。他时不时会在中午叫来几位学生给他们讲故事,然后征求意见,“老师写得怎么样?”整整3年后,《小精灵和他的好朋友》小学“童话数学”文集完成。其中,小学数学一册至十二册的核心内容有机地融合进了童话故事里。

记者采访当日,刚考入鄞州高级中学的学生王昊志和同学正好回母校看望他们的梅老师,“我们见证了‘小精灵’的诞生”。

一周一节的“童话数学”课,有时放在数学课上,有时放在班主任梅岳龙的班会课上,“数学童话可读、可讲、可演,学生们在听故事、讲故事和演故事的同时增进了数学知识,提高了数学思维能力”。而在王昊志的眼中,故事中的冲突和人物表达的思想,让他们在快乐活动中渐渐领悟到不少做人的道理。

从思考教育到童话浸润

大榭二小将“童话数学”文集印制了30册,供各班学生循环使用。“你会很欣喜地发现,孩子们纷纷申请把文集借回家接着往后看,而第二天还回来的时候书中总会夹着家长写有感谢语的小纸条。”

“写数学童话,最大的意义是让学生认为学习是快乐,文明是理所当然的。”发现了童话的育人作用后,梅岳龙更真切地“触”到了育人的美好。“你看孩子们在讲、演童话故事中,好思想、好习惯都逐渐形成了。”他瞬间发现,曾经年轻的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么多年常常因为各种现实目的而在被动地工作,浪费了好多时间,没有自己的育人目标”。(下转第4版)


上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