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2版:课堂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7年11月17日 星期

不成为“机器人”,教师就不至于被机器人取代


□衢州第二中学 胡欣红

前不久,在郑州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人机大战”。这次人类不是和机器人对弈,而是比赛上课。活动招募了3名平均教龄17年的优秀教师,在对照组进行真人授课,实验组则完全使用机器人教学。在4天时间里,对初中数学做教学辅导,通过前测和后测,结果显示,机器人教学全面碾压真人教学,学生成绩提升以36.13分比26.18分完胜。

几年前BBC纪录片里中国教师打败英国教师的教学PK,反映了东西方教育的差异,曾引发震动,而此番人机教学大战挑战的却是教育体制本身,更值得深思。

在方兴未艾的“互联网+”时代,机器人教师已然出场。日本的机器人美女教师“萨亚”给五年级学生讲课,受到学生们极大的欢迎;韩国蛋形机器人教师,拥有朗诵、跳舞等才艺;中国的“福州造”教育机器人,可以帮助教师朗诵课文、批改作业、课间巡视,还是一个测谎高手,能灵敏地感知学生的生理反应……

AI闯入社会各领域并发挥重要作用,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机器人教师在知识识记、工作强度乃至一些音体美技能等方面,超过一般的人类教师完全是可以预见的。

但是,人类教师真的就被AI打败了吗?我看也不见得。机器人教师有着明显的局限性。

简而言之,教育需要尊重异质思维。同样的问题,学生会给出差异化、个性化的答案,而机器人教师恐怕只能唯标准答案是从。而且,即便有朝一日机器人教师变得聪明绝顶,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方面达到无所不能的状态,也不可能真的取代人类教师。因为,教师除授业解惑之外,更重要的作用在于通过情感的投入和思想的熏陶引领学生学会做人,而这恰恰是缺乏情感和思想的机器人的命门所在。

教育是一种塑造灵魂的特殊职业,教师要面对的是个性各不相同、条件无不相异的学生。教育的本质绝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习,更重要的是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因此,尽管机器人教师拥有知识渊博、不知疲倦、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等优点,即使未来科技发达到能将知识直接复制到学生脑袋里,也永远无法替代人类教师。

BBC基于剑桥大学的数据体系分析365种职业在未来的“被淘汰概率”,教师仅仅为0.4%,和酒店管理者一道成为这个世界上最无法被机器人取代的职业。

换言之,机器人教师的最终定位应该是给教师“分劳”的好帮手。它们不仅可以承担一些知识性、重复性的任务,给人类教师有效减压,模拟优秀教师授课,让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到优质的辅导,有助于创设更公平的教育环境。尤其在师资缺乏的老少边穷地区,或许不失为有效缓解城乡教育不均衡问题的一种新思路。

尽情展望机器人教师给我们带来众多福利的同时,教师们也应当有所警觉,意识到AI时代给教师岗位带来的巨大冲击。身为教师,如果只会做一些领读、监考、检查、解答之类的“机械活”,与机器人有何差异?要想不被机器人所取代,就要让自己别成为“机器人”。

在不久的将来,机器人教师的出现,必将推动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型与创新。我们如果不积极紧跟潮流,充分认识和学习“互联网+”的观念与技术,并切实行动起来,恐怕就会被时代所淘汰。


下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