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陈 赛
月薪8000元,实习9个月晋升线长,毕业即上岗,这是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企领学院今年的应届毕业生黄浩鑫的真实经历。2024年8月,黄浩鑫经过报名、参观、遴选、面试等一系列“仿真求职”后,正式进入浙江双环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实习。通过9个月的努力,他从技术学徒转变为管理骨干,成为公司最年轻的磨齿生产线线长。
台州民营经济发达,培养高水平、高技能人才对推动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022年,台职院产业教授林仙云及其团队在调研中发现,台州上市公司90%的人才需求集中于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其中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占一半。
台职院瞄准班组长、线长、车间主任等关键岗位,与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双环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台州智能制造领域的上市企业组建企领学院,破解上市公司人才之渴,实现产教融合的“进阶”:从招生到技能教学,再到日常管理,让合作企业参与人才精准培养的全过程,让学生们实现“毕业即主力”,让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台州产业升级的“人才引擎”。
为实现入学即入企、毕业即骨干这一培养目标。企领学院采用“2+1”培养模式,即企业导师开展多岗递进的实操教学,企业实操学习成果替代毕业设计,将学生放在真实的企业车间里培养,实现校企无缝衔接,缩短了学生的工作适应周期,并为企业班长、线长等后备干部培养提供了新的路径。
“企领学院的学生本就是台职院和企业共同培养的专业技术型人才,企业对这批学生来企之后的培养方式、培养方向、晋升通道都有完善的计划。”浙江双环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双环本部人力资源部部长刘传俊说,“从线长、班长、车间副主任(主任)、制造总监、厂长,我们对技术人员的晋升有着清晰的培养路径。”
黄杰仕是台职院2024届毕业生,也是企领学院第二届学生,现在是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工艺工程师。虽然正式入职不到1年,但他早已是车间里的熟练工,对设备操作驾轻就熟。“大三实习轮岗时,我已经提前把车间里的岗位都体验过一遍,最后发现自己对工艺设计更感兴趣,就选了这个。”2024年7月,黄杰仕通过校企“无缝对接”,正式入职,并顺利拿下应届生入职培训的优胜奖。
这种在真实工作场景中由校企联合培养出来的学生,得到了企业的普遍认可。“从2023年到现在,台职院每年为我们输送近30人,其中企领学院的留用率在70%~80%,分别在企业的行政、研发、工厂车间等岗位,大大减轻了企业的用人压力。”杰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校招负责人高宝贵介绍,这一模式为校企双方提供了双向输出平台,学生能更早接触企业,在企业全职学习,毕业即有一批匹配度高的人才进入企业,同时,学院教师还在企业担任科技副总,协同企业的产品研发等工作,这是校企合作的双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