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教师周刊▪理论研究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4月25日 星期

浅论新时代教师提升职业素养的路径


●教师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

□淳安县千岛湖镇青溪小学 徐慧红

社会飞速发展,教育理念持续革新,学生群体愈发多元,如今教育的内涵已远超知识传授的范畴,转而更加聚焦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创新潜能的挖掘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育。身处新时代澎湃的教育浪潮之中,“如何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已然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深入思索的重要命题。

一、勇担教育使命,铸魂时代新人

教育绝非孤立存在的事业,它与国家的蓬勃发展、民族的伟大复兴紧密交织。教师要跳出课堂的一方小天地,深刻洞察知识传承背后所承载的厚重历史使命。当今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新知识、新理论如繁星般不断涌现,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愈发多元。在此背景下,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时刻关注社会生活的点滴、捕捉热点动态,巧妙地将时代脉搏融入课程思政之中,在无声处厚植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的热爱之情,培育对学生人性、生命、艺术的敏锐感悟,进而激发其深沉的社会责任感,引领学生在成长的初始阶段锚定远大志向,果敢无畏地投身于时代奋进的磅礴浪潮之中。

二、秉持创新思维,丰富教学路径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教育模式正遭遇重重挑战,创新已然成为撬动教育进步的关键支点。当下,知识急速更新换代,人工智能飞速发展,教育技术更是日新月异。因此,教师不仅需秉持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职业精神,还应具备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储备,积极涉猎现代科技前沿领域,将终身学习奉为专业成长之要求。教师要善用教育类App拓宽知识边界,勇于尝试新技术,打破学科壁垒,依托在线教育平台共享优质资源,全方位契合学生多元化的学习节奏需求。教师还要巧用智能教学工具精准把脉学情,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程度、进步情况、创新思维展现等多个维度,为不同发展路径的学生提供精准、个性化的反馈,激发他们的无限潜能。教师要以创新为引擎,驱动教育不断迈向新的征程,更好地顺应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三、立足前沿理念,引领深度探索

置身当前教育环境,如何拓展学生学习的深度与广度,已然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严峻挑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旗帜鲜明地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置于突出地位。核心素养涵盖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等多个关键维度,这要求学生深入学科核心,探寻知识的起源、发展脉络与实际应用场景。在课堂组织形式方面,教师应摒弃“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积极采用项目式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等新模式。在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师需要通过情境创设,将学习与真实生活紧密相连,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探索,从而实现深度学习。教师还要着力提升自身的问题设计能力,引导学生调动既有知识储备,跨越学科界限探索未知领域,培育创新思维与批判性思维。同时,以任务为驱动,鞭策学生主动探寻答案,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与领悟。

四、心怀仁爱之光,筑就成长暖巢

教育以育人为本,而仁爱是教育最本真的底色。面对性格、背景各异的学生,教师要深入理解不同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气质、学习能力背后隐匿的成长密码,以平等、包容的心态去接纳每一个独特的个体。而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源自对生活的满腔热忱。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细微美好,珍视并热爱生活。这份热爱使其能以积极乐观之姿直面教育工作中的重重挑战与困难,并用自身热情感染学生,让他们真切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希望。教师应以兴趣为纽带联结学生,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搭建与学生顺畅沟通的桥梁。只有教师拥有柔软且富足的内心,才能为学生构筑起成长的温馨港湾。

教师应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育人使命,努力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奋斗,在教育强国的征程中书写壮丽篇章。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