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前沿观察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4月18日 星期
实现从好到更好的转变
幸福教育理念下的学生健康教育新路径


□杭州市钱塘区幸福河小学 党支部书记、校长 周 虹

青少年阶段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其健康素养是实现幸福教育的基石。因此,幸福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使人健康。杭州市钱塘区幸福河小学秉承自然主义教育哲学理念,通过构建环境、活动、课程、评价四大体系,追求健康的身心状态、健康的生活态度与健康的生活习惯,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走出一条幸福健康之路。

一、创设支持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场

学校认为,“玩出来的健康”和“说出来的快乐”很重要,所以创设多元开放的活力场景,让学生自主自然生长;构造友善包容的人文环境,让学生自由自信表达。学校以“玩出来的健康”为核心,系统设计“一站三圈N廊”开放式场域,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精神愉悦,帮助其活泼泼地成长。“一站”指“一米空间站”,是集多元开放的学习平台、自然趣味的生活场景于一体的学生活动区,帮助学生释放心理压力、建立积极情绪。“三圈”是指围绕“童玩”“国学”“科创”特色形成的非正式学习圈。安全和谐的人文环境会给予学生积极的社交支持,而社交支持决定着学生健康的起点与习惯。在课堂上,借助研习共同体,鼓励学生亮出观点、提出质疑、说出心声。在课堂外,给予学生倾诉、自由表达的机会,畅通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渠道,如躺睡公约、活动公约均来自学生的本真表达。

二、开发提升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的活动圈

活动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校系统构建包含节日纪念日活动、仪式教育活动、校园节会活动、团队社团活动在内的“幸福久久”活动体系。“幸福久久”活动体系以体验、实践为活动的主要形式。其中,节日纪念日活动以中华传统节日为主;仪式教育活动以“四大仪式”(入学仪式、入队仪式、成长仪式和毕业仪式)为主;校园节会活动以惊喜开学日为主;团队社团活动以梦想学科节为主。不同活动有不同的侧重点,发展学生不同素养。

三、建构看见每一个学生健康需求的课程群

学校在幸福教育核心理念体系下科学架构整体性、个性化、多样化的健康课程图谱,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时找到幸福感。比如,基于睡眠健康的躺睡课程:学校安排每天中午40分钟时间为躺睡课程,充分利用图书馆、教室、体育馆等场地,探索形成以“空间全利用、时间全整合、环境全优化”为主策略的躺睡十法,通过自主选择躺睡方式、师生共建躺睡制度、躺睡项目课程学习等系列举措,让学生在校园里实现幸福躺睡。

四、实施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的评价链

着力生长、关注每个人的当下生活和未来发展的评价,应是以诊断为基础、激励为方式、增值为目标的。基于此,让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都被看见成为可能。学校以德智体美劳“五育”对标品德、学业、身心、艺术、劳动五大素养,构建指向学生健康成长的“五彩锦鲤”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努力实现从育分到育人的转变,实现从追求最好到追求更好的转变。学校着力让评价赋能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赋能综合素养的提升。如评价内容由偏重学科成绩向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转变,评价导向由偏重“评选甄别”向注重“过关激励”转变,评价主体由学校单一主体向家校社多元主体转变。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