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廖嘉琪)全国首个基于大语言模型的社会科学实验装置日前在浙江工商大学正式发布。该装置由浙江省共同富裕计算科学重点实验室、浙商大共同富裕可视化与政策仿真实验室等共同开发,为解决数字时代共同富裕的复杂性问题提供了可视化、可验证、可预测的实验方法。
发布会现场,开发人员对实验装置进行了详细演示。该装置将大语言模型技术与社会科学理论相结合,构建起可包含数千个智能体的虚拟社会环境。这些智能体具备接近真实人类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模式,研究者能借此模拟不同政策实施后的社会反应,观察就业、消费等社会现象的演化。同时,装置不仅提供量化数据,还呈现质性信息,为研究提供全新视角,将难以量化、观察的社会现象转化为可测试模型。
目前,该装置已在多个场景下得到成功应用,并将完全开放,破解了社会科学研究“无法进行可控实验”的难题。在模拟香港立法会议的场景中,“数字议员”们会展开逼真的辩论、修正与表决,产生极具参考价值的财政预算方案;在杭州市西湖区的共同富裕研究中,装置基于真实问卷数据,成功生成了“市民分身”,实现了对复杂社会态度与行为模式的再现。
浙商大党委书记郁建兴表示,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是推动与实现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此次实验室团队发布的基于大语言模型的社会科学实验装置,就是积极响应技术变革的主动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