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费含英
近日,经历了一晚上打雷、下雨的恶劣天气,湖州市第三幼儿园怡和园区突然停电了,教室里变得黑漆漆的,这让来到幼儿园的幼儿们都异常兴奋。于是,教师利用透明的塑封纸、纸盒子和手机给幼儿在黑黑的环境中播放了一段全息投影的视频,这引起了幼儿们关于全息投影的讨论。通过多种渠道寻找材料,了解科学知识,根据自己的设计图制作全息投影……一场关于全息投影的项目化学习就这样展开了。
“项目化学习能够有效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促进幼儿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提升。”园长曹懿介绍,幼儿园开展项目化学习源于一个偶然的机会。2020年寒假结束刚刚开学,白鱼潭园区大一班很多幼儿因为流感请假。面对流感的常态化,幼儿们能做什么?怎样科学有效地保护自己不被感染?在幼儿提问的基础上,师幼一起商议,尝试设计了一款自动手部消毒器。经过为期1个月的项目实践后,他们成功制造出一款自动手部消毒器。为了更好地宣传预防疾病、扩大项目化学习的影响力,幼儿园以路演的方式分园区进行巡回推广。“这种特殊的展示方式,给幼儿们种下了好奇的种子。”据悉,这款自动手部消毒器还获得了湖州市项目化学习成果展示活动展评一等奖。
幼儿园以“万物可期,生生不息”的办园理念为指引,努力提升幼儿积极探索、创新实践的学习品质,这与项目化学习育人目标不谋而合。就这样,幼儿园于2020年开始了项目化学习的实践。在课程建设上,幼儿园整合形成了“万物可期”园本课程,分别指向万物可思、可学、可玩、可爱、可生、可探,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其中,“万物可探”就是指向项目化跨学科学习。与此同时,幼儿园注重挖掘主题活动中、游戏中、生活中项目化学习的痕迹,抓住活动中幼儿感兴趣或者有意义的问题和情境,鼓励幼儿探究。
幼儿园活动的基本方式就是游戏。在游戏中,幼儿能够更加自主、放松地表达表现自我。为了助推幼儿深度学习,教师帮助幼儿开展游戏下的项目化学习。比如在“游戏中的帐篷”项目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扭扭棒、柳条、纱布、黏土、掉落的花朵等大量的材料支持,还在春游中组织幼儿和家长一起捡树枝、拾花瓣,亲子制作春日帐篷。幼儿沉浸在帐篷制作和露营游戏中,专注力和思维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如今在幼儿园的每一个园区里,每一处空间都跃动着思维的火花,仿佛置身于一个个奇妙的“儿童研究所”:走廊转角处悬挂着幼儿们设计的智能电梯模型,大厅里陈列着落叶清扫车原型,种植园里精巧的鸟窝与自然融为一体……“幼儿园将以项目化学习为支点,聚焦社会对创新性人才、科技性人才的需求,构建幼儿与自我、他人、自然的和谐关系。”曹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