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基础教育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3月14日 星期

杭州市萧山区新街小学:花木坊里的劳动教育


□本报通讯员 冯国丽 楼 丹

阳春三月,杭州市萧山区新街小学的花木坊里闪动着雀跃的身影——学生们在教师的带领下,拨开育苗箱里的土壤,挖出浅坑,撒下向日葵种子。

萧山区新街街道被誉为“中国花木之乡”,浙江(中国)花木城就坐落于此。2017年,新街小学依托地域花木资源,建成花木坊。约200平方米的空间,集学习、展示、实践功能于一体。而后,学校以花木坊为平台,开始建构花木生态课程体系,通过丰富的课程和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综合素养和生态文明意识。

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能力,花木生态课程设立了分层递进的学习内容。以深受学生喜爱的绒花课程为例,低年级学生需要将彩色的绒条剪成合适的形状,再一点点缠绕成可爱的绒花;高年级学生则在此基础上发挥创意,将绒花制作成各种精美的饰品。香膏制作课程主要在三、四年级开设,教师会带领学生了解各种植物香料的特性,再将它们研磨、混合,制成散发着独特香气的香膏。面向五、六年级学生的精油课程则更具挑战性,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将学习蒸馏、萃取等复杂的工艺,提取植物中的精华——精油。

除了系统的课程,学校还依托花木坊开设了劳动社团。每周三是社团活动时间,花木坊里满是学生们忙碌而又兴奋的身影。在生态瓶制作区,学生们正聚精会神地挑选着合适的绿色植物,将它们放入透明的生态瓶中,还不时交流着如何搭配才能让生态瓶更加美观且生态平衡;在营养土培植区,学生们在教师的带领下,好奇地观察着各种土壤成分,将不同的肥料和土壤混合,探索土壤对种植的影响;在手工制作区,学生们发挥创意,用花瓣、树叶等制作出精美的手工艺品……

这些趣味十足的课程和社团活动,让学生在劳动活动中自主调查、实践探究,不仅提升了动手能力,学会了主动、自主地学习,还培养了创新思维。在去年举办的杭州市劳动集市活动上,新街小学应邀参展,学生们展示了绒花、香膏和精油作品。“孩子们的手真巧!作品精美,很有创造力。”游客的驻足欣赏与称赞,令学生们感到非常自豪。

校长俞雅萍表示,接下来学校将拓展完善花木坊的功能,划分出种植区、观察区等更多功能区;还将积极引入社会资源,与本地花木企业、农业园区合作开展校外实践活动,与社区合作开展主题活动,通过拓展实践形式,推动劳动教育纵深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