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李水晶)3月11日中午,杭州市文海第二实验学校的食堂里饭菜飘香,鹌鹑蛋红烧肉、腊鸡炖萝卜、青豆玉米虾仁、香酥鱼排……学生们井然有序地排着队,挑选着自己爱吃的菜品。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家长和学生对学校午餐的口味、营养搭配及菜品的多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这一需求,从本学期开始,学校在三年级以上试行自助午餐模式。食堂每天都推出包括2种“大荤”、3种“半荤”、2种蔬菜、1种水果在内的8种菜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营养需求自行选择。“午餐升级为自助餐,太惊喜啦。”在五年级学生李诗钰看来,自助餐形式能让自己按食量合理取餐,“光盘轻轻松松就能做到”。
同时,学校还致力于让午餐成为一种文化,融入德育、智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通过规范排队、取餐等行为,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和文明礼仪;通过专门的课程讲解食材的营养价值和健康饮食知识,培养学生的健康饮食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通过劳动课让学生参与美食的制作和清洁工作,培养他们的劳动习惯和团队协作能力。
据悉,学校计划将自助餐模式向下普及,让低年级学生也能享受到这一福利。同时,还将引入智能化的餐饮管理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学生的饮食偏好和营养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