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纪驭亚 裴新平)近日,浙江省水利工作会议上公布一组数据:截至2024年年底,浙江8828座单村水站中,有8017座已完成改造提升,受益人口达218万人。在这项浩大的民生工程背后,有一支来自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的团队,他们攻坚克难,助力全省打造单村水站试点项目。
受限于地形、地势等综合条件,山区群众面临吃水难的问题。单村水站是保障偏远村庄居民饮水的小型水厂。2023年9月,浙江省启动农村单村水站改造提升行动。浙水院积极响应号召,第一时间组建技术团队,联合遂昌县以科技赋能农村供水,打造“智慧+生态”新型水站模式。
围绕单村水站改造提升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浙水院教师团队联合地方一起想办法,通过一系列实用、接地气的“小创新”解决工作中的难点堵点。此外,团队与当地工作人员一起,深入遂昌山涧源头,围绕一座座供水站开展地毯式勘查,挨家挨户走访,并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双百双进”暑期社会实践、农村供水问卷调查等形式,在掌握第一手数据基础上,为遂昌量身打造单村水站改造提升方案,全力支撑遂昌推进试点工作。
据介绍,在推进遂昌单村水站改造提升的过程中,团队还深挖遂昌本土文化基因,将水利工程与地域特色深度融合,积极打造“一水一站一景观”的文化赋能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