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5年3月7日 星期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杭州样板”
——访杭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钮俊

□本报记者 童抒雯

面对新一轮的科技变革浪潮,杭州教育将如何融入改革浪潮,加快建设具有杭州特色的高质量教育体系,为教育强省提供示范样板?近日,记者采访了杭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钮俊。

记者:杭州对于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强省建设大会精神、推进教育强省建设作出了哪些部署?

钮俊:全省教育强省建设大会是近年来我省教育领域规格最高的盛会,在我省教育改革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作为省会城市、经济大市和超大城市,杭州将坚决贯彻大会精神,勇挑大梁、奋楫争先,着力构建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学位供给机制、促进教育优质均衡的结对帮扶机制、杭州特色的立德树人机制和需求导向的教育惠民机制等基础教育普惠均衡“四大机制”;加快实现高水平院校建设、优势学科打造、高端人才引育等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三大突破”;重点打造教育智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青少年足球发展等改革赋能“三个新”标志性成果,以实干实绩为教育强省建设贡献省会力量、展现“头雁”担当。

记者:如何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为切入点,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钮俊: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杭州聚焦思政课改革创新关键领域,倾力打造“新思享·杭WE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品牌。成立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联盟和市属高校思政教育联合体,坚持以高校领航带动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课程共建、师资共培、学生共育、教研共进的全学段育人共同体。充分挖掘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建成涵盖理论学习、教育循迹、历史文化、科技创新、生态文明5类主题的实践基地共100个,推出西湖、良渚、大运河、宋韵等一批主题思政研学路线,把美丽的城市融入“行走的思政课”。坚持以学生为本推进一体化建设,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可接受的方式、能触碰的现实开展思政教学。自2022年以来,杭州校园内已连续3年开展“国旗下的诵读”主题宣传活动,2024年起向高校延伸,已经成为全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特色项目。

记者:人人都有学上,人人都能上好学,是民之所盼,政之所想。杭州将如何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精准覆盖?

钮俊:随着杭州跻身超大城市行列,“排浪式”入学潮将长期影响基础教育资源供求。为打好有准备之仗,杭州连续5年将中小学、幼儿园建设列为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2024年全市新建中小学、幼儿园96所,新增学位10万余个。随着“生源高峰”向高中段传递,杭州也提前布局,大力实施高中学校基本建设攻坚行动,近3年已建成投用8所市属高中学校,新增约1.8万个高中学位。2024年,新开工建设市属高中4个新建项目和4个改扩建项目,新校建成后全部纳入集团化管理,进一步扩大主城区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覆盖面。

过去一年,杭州聚焦“西部补短提升”,系统完善“教育共富”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办学资源共建共享、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农村学校“提、撤、并”、农村学生健康成长“新四项工程”,促进西部县(市、区)教育公共服务全面提质。

杭州已累计派出220名城区骨干教师赴西部开展“组团式”教育,组织85名农村教师赴主城区开展深度跟岗学习,跨区域教共体已全覆盖西部县(市、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农村小规模学校有序推进撤并,西部县(市、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落实“午休躺睡”。

目前杭州的“两县创建”工作已实现全域通过省级评估,超半数通过国家级认定,标志着全域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记者:如何立足杭州教育自身优势,为城市发展赋能?

钮俊:近年来,杭州深入实施“名校名院名所”建设工程,大力引进建设一批优质高等教育和科研资源,支持市属高校内涵式发展,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西湖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大城市学院等3所市属高校2024年获批新设6个博士点、15个硕士点,累计共1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依托高水平大学及科研机构建设,杭州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不断做大人才增量,放大汇聚效应,为前沿科技创新注入蓬勃活力。比如西湖大学已累计面向海外延揽230余位一流科技人才,获国家级人才项目支持占50%以上;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累计通过岗位聘用吸纳国家级领军人才119人、国家级青年人才98人,202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49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课题3个。

杭州还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优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中高职一体化五年制人才培养招生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招生计划数1.28万余人,较上年增幅超过20%;“区域中高职一体化”试点共招生560人,较上年增长了55%。“中本一体化”面向杭州招生432人,参与学校数和招生计划数均列全省首位。同时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动态调整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促进专业结构、产业结构和人才培养规模三方面实现良好对接与匹配。2024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布点共346个,涵盖十六大行业,新增专业13个,与杭州五大支柱产业和三大先导产业基本匹配。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