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新闻聚焦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5年3月7日 星期

坚持名校意识自主意识 建设世界一流美术学院
——访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

编者按:在近日召开的全省教育强省建设大会上,省委书记王浩对我省加快建设教育强省作出了全面部署,强调要持续擦亮“浙里优学”金名片,加快建成教育强省,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加快打造“重要窗口”、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提供有力支撑。为深入学习贯彻全省教育强省建设大会精神,本报即日起在一版和二版联合推出《加快建设教育强省·访谈》专栏,对话省重点建设高校书记校长及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谈心得、谋思路、话发展,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汪 恒

高水平大学建设是深入实施高教强省战略,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的重要篇章。记者日前走访了中国美术学院,校党委书记金一斌表示,学校深刻领会、坚决落实全省教育强省建设大会决策部署,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对学校提出的以强烈的名校意识、自主意识,“加快建设成为体现中国文化艺术研究和教学最高水平的世界一流美术学院”的要求,全力推进各项事业内涵式发展、整体性跃升,为建设教育强省、创新浙江作出更大贡献。

记者:对于“建设世界一流美术学院”这一目标,中国美院已经取得哪些进展,后续工作有哪些着眼点、着力点?

金一斌:中国美院的深厚历史底蕴和坚实发展基础,是我们建设世界一流美院的信心来源。

在学科建设方面,美术学学科连续两轮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在“双万”建设中,28个本科招生专业中的26个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我们将完善建设世界一流美院的指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做深继承、融合、创新“三位一体”文章,树立一流视野、塑造一流文化、建立一流机制。发挥攀登文艺高峰的领军作用、重大文化坐标的辐射作用、对外展示国家和浙江风采的桥梁作用,努力成为传承中华文脉、建设浙江文化强省的生力军;扛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担当,强化一流学科的引领带动,推动大师名师、重大成果不断涌现,努力成为浙江教育强省建设的排头兵。

我们坚持高扬“中国艺术的先锋之旅,美术教育的核心现场,学院精神的时代宣言”大旗,推进一流学科建设。

首先,全力建设登峰学科,提升设计学科的竞争力、引领力、影响力;强化学术组织建构,营造积极的学科生态与创新氛围;加快设计学科与人工智能的融合,打造大应用场景下的一流学科建设路径。其次,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加大艺术学、交叉学科的拔尖人才,以及“艺术+科技”创新团队的引进力度,会聚一流艺术人才,产出一流作品。

记者:如何进一步提升育人质量,培养出更多艺术拔尖人才?

金一斌:名校之名,在于质量固本。大学之大,在于永怀理想、志向高远。首先,要围绕学生成长成才,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高质量通过新一轮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加快建设国际造型艺术中心,进一步提升毕业生的升学率。其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本硕博贯通的艺术拔尖人才培养体系;梳理专业课程链路,夯实以创新为核心的本科教育体系;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获评更多一流课程和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和创新生态。

记者:如何发挥自身特色优势,服务浙江高质量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

金一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使创新成果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我们在这方面要展现独特的担当。

一是保持“为艺术战”的激情,创作出更多精品力作。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有组织科研,继续争取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科技部重大专项等,启动“中国历代书法大系”等标志性文化工程。二是加强平台和智库建设,建设好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国家大学科技园,提升美术博物馆群的影响力,整合资源创建国家文科实验室、浙江省文化数字化协同实验室等。三是坚持服务“国之大者”,在文化强国、乡村振兴、中华文化走出去等国家战略中建功立业。充分发挥艺术对浙江产业的渗透功能和增益作用,助力浙江文化产业更具竞争力、引领性,推动浙江山水之美、诗画之美转化为心灵之美、道德之美,努力成为浙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加速器。

记者:如何推动改革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在新的时代浪潮中争取更大作为?

金一斌: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首先,实施“强院兴校”战略,以改革创新精神激发办学活力和内生动力,夯实一流大学院系治理的基座,构建有利于质量巩固和水平提升的治理体系。其次,积极推进学科专业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拥抱技术变革,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人工智能必修课,提高全体教师的人工智能素养,创建艺术人工智能实验室。我们不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深化国际化专业、课程、教材和教研平台建设,培育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国美前沿”项目,持续打造“国际伙伴圈”,在国际级艺术平台上展示艺术成果,扩大国际影响力。

记者: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如何以一流党建推动一流建设?

金一斌:我们强化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坚持以数字化改革引领治理现代化。一是坚持以政治建设“领航”,以思想建设“铸魂”,以组织建设“固本”,以依法治校“强基”,以群众工作“聚力”,以纪律建设“正风”,以安全治理“护航”。二是建强干部队伍。干部队伍强不强、水平高不高,关键看是否可堪重任、能否勇挑大梁。突出战斗力标准、胜任力要求,推动中层干部队伍有机更新、有效运转、有力作为。三是继续高质量建设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深化“清廉国美”建设,为高质量发展,奋力筑就新时代文化、艺术和教育的高峰,提供强劲动能。


上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