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杜羽丰 钱关键)“欢迎来到我的直播间。今天,我将为大家带来中国仿真花展的几款新产品……”2月26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花卉直播实训室内,该校学生何雨婧用西班牙语开启了直播带货之旅。
何雨婧卖的是义乌产仿真玫瑰花。她说,借着第21届全国仿真花展在义乌举办的“余热”,这几天她的销量一直不错。一个上午,她的直播间吸引了820人在线观看,达成10笔跨境订单。依托义乌作为全球小商品集散中心的独特优势,近年来,义乌工商职院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创新推出“外语+商贸+直播”育才模式,先后与义乌市仿真花行业协会、义乌商城集团建立多语种跨境直播中心,并在多个平台分别开设英语、法语、阿拉伯语等6个语种的跨境直播间,将课堂搬到真实的商业场景中。
“通过直播卖货,学生可以学到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该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师、花卉直播实训室导师熊艾莎说,对于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除了课堂学习,提前积累社会经验至关重要。“在直播中心锻炼时,从产品选品、直播话术撰写,到直播过程中的互动答疑、销售转化,主要由学生独立完成。”她说。
数据显示,近3年来,义乌跨境电商交易额年均增幅超一成,带动了义乌大学生的创业就业热情。“从课堂到多语种跨境直播间,从实训室到企业导师,义乌工商职院立足实际、因材施教的育才模式,为义乌跨境电商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义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