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教师周刊▪全民阅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5年2月28日 星期

减少精神内耗,追寻幸福本质

书 名:《幸福力教育:积极心理学
的20节课》
作 者:王薇华
出版者:清华大学出版社

□永康市永祥小学 吴小蕾

初阅《幸福力教育:积极心理学的20节课》时,我揣测其内容或是一部勾勒教育宏图的指南,仅止于泛泛的励志之言,然而,深入研读之后,才发现此书非同寻常。

此书强调积极情绪的分量,颠覆了我过去对它的狭隘认识——简单的快乐瞬间,不仅能促进我自己的个人成长,还能使我带领学生一起追寻幸福的本质。

积极情绪是幸福感和满足感的源泉,面对生活波折时,我们能迅速恢复心理平衡,以轻松积极的态度应对;积极情绪是内心的一道防线,它能让人增强抗压能力,保持乐观,勇敢面对挑战与逆境;积极情绪对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也至关重要,它能促进沟通,增强合作,激发外部的分享与支持。

因此,积极情绪是一种涵括广泛的内心状态。对教育工作者而言,保持正向情绪,正面影响学生,助其克服困难,作用不可小觑。

此书为读者提供了一系列积极心理学深度课程,让身为教师的我对学生的个体情绪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增强情绪管理能力,并不仅仅是滋养正面情绪,喜怒哀乐都是一个人正常的情绪,所有情绪都需适时调控,让身心处于轻松愉悦的状态。我想,不只是学生应该学习,所有人都应该把它作为一门必修课。

去年,我刚接手一个新班级。一天课间,学生小伍在教室里哇哇大哭,声称要跳楼。

我火急火燎地赶到教室,安抚小伍失控的情绪,听完他的哭诉,才明白这是二孩家庭的典型问题。作为大娃,小伍感到父母对弟弟的偏爱,变得敏感且逆反。

我立刻意识到,学生面临人生中一道极其严峻的门槛。我和同事一方面耐心帮助与疏导小伍,另一方面反复与家长沟通,阐明不加以干预的严重性,引导家长正视问题产生的根源。

经过多次的家访、电话沟通,家长终于愿意面对现实,答应小伍犯错时不当面指责,而是给予他更多的关心,努力平衡对两个孩子的爱。

这一经历不仅改变了家长,也让小伍对我更加信任,愿意敞开心扉,向我倾诉更多个人成长上的困惑。

我采取渐进式的方法与他接触,经常请他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随后给予肯定。同时,我鼓励他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渐渐地,他开始主动参与班级事务,乐于和同学交流,整个人变得更加自信。

教学中的挑战磨炼了我情绪调节的能力,见证了学生的成长,也让我在文学阅读领域收获颇丰。

闲暇时,我常沉浸于《红楼梦》的听书世界,尽管对故事情节比较熟悉,但还是缺乏个性化的阅读角度。学习了积极心理学的内容后,我突然理解了《红楼梦》中各个角色的情感变化,对他们生活中细微情感波动的前因后果也一清二楚了。

我尝试运用《幸福力教育:积极心理学的20节课》这本书的方法,去探寻人物内心的真实需求,分析他们如何应对挫折与失落。

比如,书中提到的“积极自我对话”帮助我重新审视黛玉的悲情,从中学会避免过度沉溺于负面情绪,让我对人性有更深的洞察,更有效地减少精神内耗,增强生活和工作中的幸福感。


上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