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教师周刊▪理论研究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5年2月28日 星期

探析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策略
——以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花钟》为例

●项目化学习通过创设基于真实生活的主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杭州市大关小学 徐项奕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主动性、探究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相比之下,项目化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任务为导向的新兴教学模式,通过在真实情境中的探索与实践,为小学语文教学开辟了新的路径和方法,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本文将以统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花钟》一课为例,探讨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的设计与实施。

一、依据单元主题,提取关键概念

本单元以“观察与发现”为主题,三篇课文分别从不同视角介绍了通过细心观察所获得的各种发现。《花钟》主要描述了不同花卉在一天中不同时间开放的现象,并探究了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揭示了花朵按时开放的奥秘。在设计《花钟》的项目化学习时,教师应紧扣作者观察发现的要点,围绕这一核心展开学习活动。

课文的语言生动形象,表达方式丰富多样。在描述花开的情景时,即使是相同的动作,作者也使用了不同的动词,如“午时花开花了”使用“开”,“万寿菊欣然怒放”使用“怒放”,“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使用“舒展”。此外,文章还运用了拟人手法,使得花开的描写更加生动,如“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睡莲从梦中醒来”“紫茉莉苏醒过来”,以及昙花“含笑一现”。这些丰富的表达方式能够使读者在脑海中形成画面,赋予读者美感和想象的空间。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通常通过背诵甚至默写来记忆课文内容,但在面对需要灵活应对的问题时,往往难以将所学知识有效迁移,零碎的知识难以整合成完整的描写段落。因此,在本课的项目化学习中,笔者将作者的观察发现罗列出来,提取出关键概念“如何写观察发现”,以指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

二、融合学科目标,确定驱动性问题

三年级学生理解关键概念存在一定难度,而这些关键概念又是影响项目化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需要将这些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转化为与学生认知水平相符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探究学习。

教师直接提出“如何写观察发现”这样的问题,可能会让大多数学生感到难以入手,无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了寻找关键概念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师应提出学生易于理解并愿意探究的问题。在学习《花钟》这一课时,正值春天,万物复苏,花朵盛开,学生在分享自己看到的花朵时,往往只会用“好美啊”“多漂亮啊”等简单词汇来形容。因此,教师可以将关键概念“如何写观察发现”转化为更贴近学生视角的“我眼中的春日花朵”,以此作为驱动性问题,开展学科项目化学习。

在设计“我眼中的春日花朵”这一学习项目时,需要遵循以驱动性问题为引导的原则,确立两个主要目标:一是社会迁移目标,即激发学生对观察发现的兴趣和热爱;二是学科学习目标,即通过语文、美术、科学等学科角度,让学生掌握观察发现的方法技巧,提升他们的观察发现能力。

通过提出驱动性问题,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不再局限于课文中描述的花朵,而是在家中、上学路上、校园内或公园等地寻找“我眼中的春日花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思考三个问题:春日花朵在哪里寻找?如何从观察中提取有用的信息进行描写?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围绕这三个问题,学生在描写观察发现时将拥有更清晰的逻辑思路。通过将关键概念转化为驱动性问题,可以为项目化学习搭建起框架。

三、设计项目清单,推进学习过程

(一)创设主题情境

学科项目化的关键在于跨学科的迁移协作,整合各学科知识与方法以解决实际问题。在“我眼中的春日花朵”学科项目化学习中,笔者引导学生以语文学科为主导,探索项目任务与美术、科学等学科的关联,为学生创设接近真实生活的主题情境。笔者通过设置“如何将你观察到的花朵更生动形象地介绍给别人”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供学习支架

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认知策略方面的指导。认知策略是项目化学习的重要关注点。本课的项目化学习主要考查学生问题解决和创见新知等认知策略,这要求学生发挥高阶思维。

对于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小队活动开展“寻花之旅”。小队可以在家长协助下,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春天盛开的花朵信息,并为选定的花朵制作专属名片。由于学生现阶段的认知水平有限,教师需要适时引导他们结合观察所得和收集的资料来丰富名片内容。对于创见新知能力的考查,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理解,为花朵名片增添特色。为了使名片内容具有个性,学生必须实地观察,并结合查阅的资料,思考如何将春日花朵描写得栩栩如生,这与关键概念“如何写观察发现”紧密相关。

(三)组织合作小组

在分组活动时,不同的分组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不同的组合也会给团队协作带来不同的影响。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卡片的方式进行分组,每张卡片背后有一个秘密数字,这个数字作为小组建立的隐藏机关,是一种独特的分组方法。

同时,教师还应为学生提供一套协作学习支架,以帮助学生有序、高效地开展项目式学习中的小组活动。这套支架包括小组目标清单、小组分工提示、小组协作学习规则文本、小组任务操作流程、小组成员向教师求助的沟通方式等。

四、设计学习评价,展示项目成果

和传统教学模式的评价方式不同,项目化学习侧重过程性评价。《花钟》一课的课后习题有小练笔环节,要求学生依照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写一写其他几种花。在小队完成名片制作后,学生结合查阅的相关资料,可以完成该小练笔,教师应对学生完成任务的全过程进行评价。例如在小队分别展示了各自制作的专属名片后,各小队互评,考核小队所选春日花朵的外观、气味、效用、开花季节和时间等信息是否都展现在名片上了。班级内完成小队互评后,还可以将名片择优上传至班级群相册,家长进行欣赏或适时点评。在此过程中,学生能获得制作花朵专属名片的成就感,还能通过不同方式和渠道吸取他人的建议,将名片制作得更加精美。

在小练笔仿写中,教师引导学生再次细读第一自然段,学习作者是如何描写花朵盛开的模样。学生会发现:当作者直接写花开时,所用的动词多而不同;而当作者不是直接写花开时,则运用拟人手法把花开写活了。教师进而鼓励学生结合项目化学习过程的活动感受,仿照第一自然段,描写自己小队所选花朵盛开的模样,完成仿写练习。

完成仿写练习后,教师可以请学生在小队中进行互评,选出优秀作品后再在班级内进行互评。仿写练习的展示可以结合所选花朵的照片,让评价者更直观地感受到文字描写是否贴合实际。班级内择优选出仿写作品后,可以邀请其他语文教师、家长参与评价,还可以通过小展览的形式在年级内进行分享。得益于此,学生能够在项目化学习的各个阶段进行反思总结,并为以后的项目化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小学语文的项目化学习设计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学情,全面分析当前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特点和需求。同时,教师需要深入解读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本单元的知识体系,以及整个学期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教师应提炼出关键概念,将这些概念巧妙地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且愿意深入探究的问题。这样,学生才能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放心大胆地探索和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适时给予过程性评价。通过全面、客观的评价,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到项目化学习中。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