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课程规划和实施方案研制
□温州市瓯海区教育研究院 潘春波
建议把每一个地区对新课程方案的落实情况作为考核当地教育局的内容之一,要求有区域规划与学校实施方案,并安排专家组抽查。同时,各地需要加强扩大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研究范畴的导引,把基于大数据的研究性学习、跨学科学习同步作为重点项目一起突破。
●在课程实施中落实综合育人价值
□绍兴市柯桥区湖塘中学 金利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要站在综合育人的高度组织和实施好这门课程。以“鉴水酒香”主题学习为例:首先,以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4个维度目标为导引,做好初中各年级纵向黄酒文化主题一体化设计;其次,与各个学科课程横向关联,组织学生开展以黄酒文化为依托的跨学科实践学习。活动中,学生不仅探究了黄酒酿造工艺流程,也从黄酒酿制技艺传承人身上汲取了坚忍不拔、心无旁骛、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提升了文化自信。
●加强现代技术应用强化跨学科整合
□上虞中学 陈勇刚
一是利用现代技术提升教学质量。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和移动应用,实现线上线下的融合教学,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AI)等现代科技手段,为学生创造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并利用这些技术创意物化,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二是强化跨学科整合。高中生相比小学生、初中生,具有更开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知识储备,在解决问题时更需要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界限。高中任课教师都可以兼任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帮助学生设计并实施跨学科的综合实践项目。
●利用《综合实践活动》手册
提高课程实施质量
□诸暨市店口镇中心学校 何铁勇
省教育厅教研室组织编写的《综合实践活动》手册是当下学校、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好帮手。我们需要引导教师科学使用手册。学生手册应作为一个资源库帮助教师和学生遴选适合的主题资源,主题生发场景要本土化、生活化。应鼓励、支持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形成研究课题,在实践中根据需要调整目标、方法与步骤,真正生成智慧。
●全方位加强课程实施保障
□宁波市北仑区教研室 乐素芬
浙江省关于加强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意见提供了非常专业、操作性强的指导意见。需要行政力量提供课时、师资等基本保障。其中,师资建设问题制约了课程常态有效的实施。综合实践活动专业指导教师承担着超负荷的工作量,教师要将综合实践活动作为自己的专业发展,对自己的时间、精力、体力都是极大的挑战。如果行政上对专职教师有保障措施,更能推动综合实践活动常态、有效的实施。
●发挥名师工作室的功能,助力专业成长
□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第一小学
周军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需要配齐任课教师,落实每周1课时的教学时间;学校还需要配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负责人。建议依托名师工作室,开展教学、科研、实践和骨干教师培养研究,通过跨地区名师工作室的联合研讨活动,如微论坛、圆桌沙龙、专家讲座等,培养骨干教师,并从根本上扩大学科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