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王倩倩 蒋旌晶
下午4点左右,岱山县高亭小学三年级学生小周像往常一样,放学后来到学校对面的高亭镇民生服务综合体二楼。这里是舟山首个为流动儿童群体提供免费托管服务的托管点。
在这里,志愿者会给学生们辅导作业,到了饭点,志愿者还会挨个发放晚餐,让学生们吃上热腾腾的饭菜。“这里给孩子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作为家长,我们非常放心,也减轻了我们的负担。”接到孩子后,小周的母亲江女士开心地说。
随着绿色石化基地、鼠浪湖矿石中转码头等重大项目启动,岱山流动人口逐年递增。据统计,目前全县共有5000余名流动儿童,每到放学时间点,“谁去接孩子”“孩子该去哪吃饭”成为众多流动儿童父母的烦恼。
2024年7月,岱山县民政局将流动儿童纳入免费托管范畴,使其享受与本地户籍儿童同等的待遇。“我们在高亭镇民生服务综合体开设了托管点,每天安排志愿者给受托管的流动儿童辅导功课,并根据孩子需求,以非营利的方式提供午餐和晚餐。”岱山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托管点还会为流动儿童提供心理辅导、情绪疏导、心理慰藉等服务。
这是舟山大力推进流动儿童关爱工作的成功案例之一。2024年9月,舟山在全省率先出台流动儿童关爱服务行动实施方案,着力构建跨领域、跨区域和跨部门的流动儿童综合保障体系,实现保障对象、保障待遇、保障机制从无到有。“我们建立了动态监测联动机制,在全省率先将流动儿童常态化监测纳入社会工作部基层准入事项。”舟山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目前,全市2万余名流动儿童均纳入重点儿童关爱保障体系,并逐步建立电子档案市域一体化管理和跨部门数据共享机制,根据流动儿童年龄结构、就学情况、健康情况、家庭生活情况等,梳理形成了健康和托育服务、教育、卫生健康、基本生活保障、法治安全服务、社会融入等方面的关爱服务基础清单,促使流动儿童与本地户籍儿童在20项服务事项上享受“同城同待遇”。
此外,舟山创新建立多元参与联动机制,形成了跨18个部门的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协调机制和管理模式。2024年以来,跨部门组织研学互动、素质拓展、心理辅导、城市融入等各类活动60余场,受益流动儿童4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