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前不久,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通知》,提出进一步提高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水平,并公布了第二批共6家国家市域产教联合体,浙江义乌榜上有名。近日,本报记者探访义乌自由贸易发展区市域产教联合体,挖掘产教联合的义乌经验。
□本报记者 邹红宇 廖钗勤
“这次培训中关于直播电商实操的内容,为我接下来创业提供了很多新思路。”参加了义乌个体工商户发展学院的培训后,学员叶仁杰感慨地说。今年7月,义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与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成立全省首个个体工商户发展学院。学院整合政府、高校、行业、企业资源,面向全市个体工商户,精准赋能义乌高素质个体劳动者队伍建设。
该学院也是义乌自由贸易发展区市域产教联合体的重大成果之一。去年5月,在义乌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义乌自贸区管委会与义乌工商职院、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牵头,联合150多家单位和企业共同组建了义乌自由贸易发展区市域产教联合体。坐拥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此次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无疑为义乌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和新动能。
市域统筹,政园行企校一盘棋
在义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义乌不靠山、不靠海、没资源,只有做小商品生意是有传统的。”从区域买卖到全国买卖,再到全球买卖,在改革开放的潮起云涌中,义乌小商品市场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活力和开放的姿态。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兴起,电商时代快速到来,义乌的经济面临转型。“联合体的成立直击义乌产业发展的痛点。”义乌自贸区负责人骆华勇直言,作为省内唯一的以商贸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新区,义乌自贸区经济规模体量庞大,但产业层级不高,需要更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更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队伍、更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和技术技能人才来支撑产业转型升级。
基层有需求,政策有保障。2023年,义乌发布了成立义乌自由贸易发展区市域产教联合体的通知和关于加快推进义乌自由贸易发展区市域产教联合体实体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联合体聚焦新型数字贸易、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保税+”新业态等义乌最有优势的特色产业,并配套出台了办学、人才、基建等相应的促进办法。此外,义乌每年拨款500万元,为为期共6年的项目培育提供经费,为联合体实体化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联合体由市域统筹、政策支持,打通了政园行企校的利益交汇点,从而有利于实现各主体共同发展。”联合体秘书长、义乌工商职院副院长盛湘君告诉记者,在以往的校企合作中,经常出现“校热企冷”、资源分散的情况,导致合作效率不高。现在,联合体成立了政府、园区、院校、行业和企业多方参与的理事会,义乌自贸区管委会为理事长单位,义乌工商职院为秘书长单位,下设决策实施专班、指导咨询机构、规划发展机构及专业委员会,解决了过去合而不融、联而不作的问题。
同时,联合体充分利用数字化资源,打造义乌市产业数字化赋能平台和校企合作数字化服务平台,建立动态跟踪企业需求的收集与响应机制。目前,义乌市产业数字化赋能平台中的7个企业码功能模块已上线运行,入驻数字化服务商25家,提供36款“小快轻准”的数字化产品,以及针对针织服装、印刷包装、电动工具3个行业的全流程一体化管理解决方案。校企合作数字化服务平台已入驻企业288家,搭建了企业与联合体院校之间数字化合作的桥梁。
联合体成立一年多来,义乌自贸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毛湘宏明显感觉到,产教联合、校企合作已经成为联合体各成员单位的共识,区域内企业的合作意向也明显增强。
产教融合,点燃企业发展新引擎
“非常感谢这些专家给我们传授经验,提供技术支持,帮助我们解决‘老大难’问题。我们也非常愿意跟高校合作,以解决公司目前在技术层面上遇到的问题。”浙江华晟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部长方德标说。今年年初,该公司的焊接成品出现了裂纹,负责人第一时间想到了义乌工商职院余溆江技能大师工作室。工作室领办人、省首席技师余溆江带领团队成员找来焊接用的钢材和焊条试验,在火光飞溅中反复锤击打磨,最终通过调整电流大小、将裂纹分段跳焊点焊等方式,逐步排查出问题所在并找到了解决方案。
像余溆江这样活跃在企业一线,服务政府、企业、行业、镇街(社区)的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在义乌工商职院里不在少数。义乌综合保税区作为金义片区的核心区,是义乌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核心平台。去年,义乌自贸区管委会综合保税区管理局提出,要对义乌综保区跨境电商进出口模式创新细化研究。联合体专班专题研究后,决定由义乌工商职院义乌创新研究院院长黄卫勇团队承接该研究任务,并立项“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创新发展研究”项目。经过前期企业调研、部门访谈,团队完成了阶段成果《义乌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1210出口新模式》,得到了义乌自贸区管委会的高度认可,并于今年6月成功落地。
如何推动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这“四链”深度融合,共同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这是政府、院校、企业、行业一直以来共同探讨的命题。为打通产教融合的“最后一公里”,联合体建设了科技创新中心、高层次人才引培中心、高技能人才育训中心三大平台,通过“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模式,实现市域产教联合体实体落地。
截至目前,联合体充分发挥院所人才、技术优势,建设了17个共性技术服务平台;通过“百博入企”“揭榜挂帅”“尖兵领雁”“科技特派员”等各种形式开展企业科研与技术服务项目,其中服务义乌自贸区管委会专项研究项目19项,服务企业横向项目218项。科技创新中心还联合多家科研机构、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共同开展技术研发。截至今年9月,获专利等成果606件;加强对接、服务企业,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支持,实现技术成果转移转化280项,成果转移转化率达46.2%。
联合育人,把专业建在产业上
“大家好,欢迎来到我的直播间!”在热闹的义乌国际商贸城里,有一家商铺与众不同。商铺里,几个年轻女孩拿着手机,穿梭在琳琅满目的饰品展示架之间,她们不时停下脚步,将镜头凑近饰品,为手机另一端的客户展示珠串的细节……在这里,英语、日语、西班牙语等多种语言交织,共同编织成一张贸易之网,网罗世界各地的客源。
这是义乌工商职院外语外贸学院跨境电商直播实训的现场。跨境电商直播专职导师金锐豪介绍,学院秉持“把学校办在市场上,把专业建在产业上”的培养理念,与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携手育人,比如学生的跨境电商直播实训项目就直接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开展。“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擅长外语沟通,又具备销售能力,深受市场欢迎。他们往往还未毕业,就收到了市场抛来的橄榄枝。”
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联合体专注于满足行业、产业和企业的需求,建立了双童商学院、国际陆港商贸学院、中软国际信创产业学院等14个具有区域示范性的特色产业学院。毛湘宏指出:“联合体将产业与教学紧密相连,学生在市场实战中学习,成长速度非常快。”
每年,义乌工商职院经济管理学院教师滕颖都会与合作企业负责人坐下来共同探讨市场人才需求,据此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产业需求与教学要求紧密对接。”滕颖表示。在联合体的推动下,产业与教学深度融合,从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内容的设置、教材的编写到师资互聘和学生实践实训,覆盖教学活动全过程。
为了构建更高标准的实习实训环境,义乌工商职院、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义乌市城镇职业技术学校等联合体内的院校将各自的实训基地资源融为一体,携手联合体内的企业力量,共同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的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这个基地不仅是技能人才的摇篮,更是源源不断为义乌新型“贸工联动”发展战略输送血液的强大引擎。
不仅如此,联合体的视野还远及四海,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它精准定位,聚焦摩洛哥、马来西亚等重点国家,围绕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大数据技术等关键专业领域,推进境外办学项目。义乌工商职院成功设立了首个海外分校——摩洛哥义乌商学院,并推动摩洛哥义乌丝路学院在境外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这一系列动作,不仅促进了全球职业教育资源的共享,也显著提升了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