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朱郑远 通讯员 蒋东明)“我身后就是张困斋烈士陈列馆,镇海已经打造了一条全长约15公里的‘红色薪火传承线’精品线路,这是全省唯一有关国家安全文化主题的红色人文旅游线路。”日前,宁波市镇海区教育发展研究院思政课名师工作室首席导师金凌俭给镇海的中小学教师们上了一堂沉浸式实景主题思政课,并邀请教师们讲述自己对该堂课的感受和建议。
“教师要做好‘厨子’,要把从红色资源中汲取的思政‘盐分’均匀地溶解在故事中,才能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吸收。”金凌俭告诉记者。在他的带动下,今年以来,工作室成员已开展“送培进校”“联校教研”活动10多次,每次他都会在活动中带领城乡教师进行思政课磨课。立人中学思政课教师吴小波的“实现人生价值”一课,就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这不是个例。镇海区教育发展研究院的专兼职教研员们,每周都会开展磨课活动。而这正是镇海区思政课教师团队专为全区思政课教师打造的“圆桌模式”研修方式。在“圆桌模式”下,思政课研修以教师发展为圆心、以全区中小学校为半径,并通过在线辅导、互动答疑、多校直播等方式进行研讨。
“磨课、推门听课是思政课教师在‘圆桌模式’活动中的常规动作。在这里,任意学科的教师都能参与,都是课程的建设者,都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为课程的发展添砖加瓦。”谈及“圆桌模式”,镇海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党支部书记王敏文表示。
目前,通过“圆桌模式”进行集体研训在镇海已成为常态。该区构建起了“共同体成员、红色三课导师、教研员、工作坊坊主、名师”五级教师专业成长培养体系。教师们在交流教学经验的过程中,专业能力得到了提升。
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区已打造示范课、研磨互动课100多节,举办思政名优教师讲座30多场,开展教师党的知识竞赛40次,覆盖全区各校。接下来,镇海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用科学理论培养人,上好思政课,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