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浙教人物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
丽水市特殊教育学校毛纯:
做无声世界里的“托举者”

毛纯带领学生外出写生(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郭诗语

在丽水市特殊教育学校的美术教室里,一堂剪纸课正悄然进行着。教师毛纯此时正被学生们团团围住,他们交流的方式很简单,手语、眼神和微笑,教室里安静得只有刻刀发出的摩擦声。和他的学生一样,毛纯也是一名听障者。

38年前,年仅10岁的毛纯也是这里的学生。命运像极了一个充满耦合的剧本。多年以后,昔日的学生再次归来,在这个熟悉的校园里开启了他的教师生涯。那个曾经被人托举的孩子,如今也成为一群孩子的“托举者”,在这个无声的世界里发出了属于自己的“声音”。

从特校学子到特校教师

童年时期的毛纯是不幸的。因为一场医疗事故,毛纯的世界陷入了沉寂。不仅如此,他还患有腿疾,境遇更加艰难。但毛纯又是幸运的。1986年,丽水地区聋哑学校(现为丽水市特殊教育学校)来遂昌招生,毛纯考了第一名,顺利入学,改变命运的伏笔就此埋下。

在聋哑学校学习生活的8年间,毛纯收获了许多真挚而无私的爱。由于腿疾,毛纯经常摔倒,爬楼梯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班主任叶晓华总是扶着他上下楼,呵护着他走过一年又一年。在学习绘画期间,启蒙教师余官方自费为他购买宣纸与毛笔。随着年龄增长,毛纯的自卑情绪也在悄然蔓延。新来的班主任刘菊琼用海伦·凯勒的故事在他心里种下了要接受高等教育的梦想。在教师们的鼓励下,毛纯越发用功。一次,毛纯因为专注于绘画而错过了晚饭时间,刘菊琼揣着自家热腾腾的饭菜出现在教室门口。

1994年,因为丽水当时还未开设聋人高中,初中毕业后的毛纯只能回乡,做起了裁缝的营生。一封远道而来的信再次改写了毛纯的命运。刘菊琼深知毛纯对升学的渴望,四处奔波,终于为他争取到入读宁波市聋哑学校(现为宁波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的机会。就学期间,毛纯还收到过刘菊琼的另一封信。“信里夹着50块钱,刘老师希望我能考上大学。”30年后,提起那封信,毛纯依然十分动容。

1999年,毛纯考入长春大学国画专业,成为丽水市第一个聋人大学生。毕业后,他怀揣着对教育的深情与反哺之心,回到母校任教。如今,他已经教出了数十名大学本科生,其中光长春大学就有10名,毛纯记得每一个人的名字。

特殊学生心思细腻敏感,同样渴望被爱和被尊重。相同的成长经历让毛纯更容易与学生们共情,“无论什么时候,我都能与他们默契地理解彼此”。毛纯会悉心开导每一名迷茫的学生,会带学生吃晚饭,会自掏腰包给学生买绘画材料……他把自己曾经收获的爱重新投注到了学生们的身上,鼓励着他们勇敢前行。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除了听,我们什么都能做到。”这是毛纯最常告诉学生的一句话。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毛纯不仅擅长绘画,也热爱摄影,他在学校开设了摄影兴趣课。

每次上摄影课,毛纯发现学生付玲玲总会第一时间去“抢”单反相机。经过了解,毛纯得知付玲玲的家境并不富裕,她对自己的未来也充满了无助和茫然,而摄影是她当下的兴趣所在。毛纯心想:或许摄影能为她带来不同的人生机遇。于是,他把自己的相机借给付玲玲,并常在课余时间耐心指导她,希望她能在摄影上找回自信和快乐。

在一次校运动会上,付玲玲负责拍照。当跳远运动员落入沙坑,溅起细沙;当跳高运动员飞身跃过横杆,稳稳落地;当铅球运动员甩动双臂,在空中留下完美的抛物线……看着这些被定格的生动瞬间,毛纯竖起大拇指。很快,付玲玲的摄影作品陆续获得多个省市级奖项,还入围了国际聋人摄影展。付玲玲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聋人获奖者。

在毛纯的影响下,许多听障学生在走出校园后,也能很好地融入社会。几个月前,曾经的学生李光武给毛纯发了一张“提车”照——画面中,他手捧鲜花,笑容满面地站在崭新的汽车旁。李光武在义乌创业,时常会和毛纯分享事业上的小成就。更让毛纯骄傲的是,这个20多岁的小伙已经能主动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他招聘的员工同为听障人士。

从教20多年,有一帧画面一直刻在毛纯的脑中:那一天,他走进教室,看见黑板上写着——“祝毛老师生日快乐!”学生们纷纷起身用手语“唱”起了生日歌,还把精心准备好的礼物堆在他的面前……


上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