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纯纯
前不久,缙云县教育局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学前教育答谢仪式。现场,今年关停的37所民办幼儿园举办者接受表彰并获颁纪念章。纪念章上标明了每位举办者的办园年限,其中最长的年限已有36年。缙云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章建升表示,这些幼教人都曾为缙云的学前教育发展作出过非常重要的贡献。举办这场答谢仪式,不仅是对其过去岁月的肯定和致敬,更包含着对他们未来的一份期许与祝福。
近年来,受人口出生率下降等因素影响,各地有不少民办园陆续关停或面临关停危机。如何平稳应对这一挑战,成了幼儿园、相关部门以及社会需要共同答好的考题。
科学规划 助力平稳关停
湖州市南浔区教育局学前教育主要负责人邱建凤从事学前教育领域工作已经近30年。比起一般人,她更早感受到民办园招生的寒意。从2020年开始,就有个别人口流入较少区域的民办园园长向她反映招生困难,还有一些低、小、散的民办园已经提前被市场“淘汰”。
“类似的情况在去年达到一个高峰,连一些普惠性民办园也远远招不够学生,办园压力极大增加。”邱建凤说,“二孩”政策使得出生人口迎来小高峰,这些孩子主要集中在2019—2021年入读幼儿园,民办园生源变化不大,红利期过后民办园生源呈断崖式下跌。据统计,2024年湖州市民办园在园人数仅为2022年的一半左右。
今年暑期,南浔区教育局特地将去年已经表露停办意愿的民办园的招生时间提前了一个多月。在确认招生人数仍旧不理想后,有5所民办园正式闭园,为之后的幼儿分流工作留出时间。
随着各地公办幼儿园学位日益扩充,民办园关停后,在教育局的组织下,家长可以选择周边有空余学位的公办幼儿园进行就读。更低的费用、更优的硬件设施,都让家长和幼儿的获得感、幸福感得到进一步提升。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这背后是近年来学前教育锚定公益普惠基本方向,不断转型升级,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引导民办园从规模化发展向内涵式提升转变,促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大趋势。
“工作必须科学谋划、靠前发力。”温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做好民办园改造提升工作,教育部门要主动作为,科学研判变化趋势,综合考量未来3~5年内的区域人口出生率、适龄幼儿数量变化等关键因素,制定好未来幼儿园的布局规划和师资统筹方案。 今年5月,温州出台相关行动方案,要求各地坚持一园一策原则,通过升等创优、改造整合、引导退出等方式分期分批推进。截至目前,温州全市主动申请停止办园的幼儿园有111所,申报加入二级优质园创建的幼儿园有99所。 与此同时,温州设立了关停园快速处理机制,引导举办者自主做好清理园内教学设施、处理好幼儿退费和教师工资支付等事宜,并协同相关部门,切实加强监督工作,确保稳妥推进。
主动求变 寻找新生长点
10月初,衢州市柯城区荷花街道兴华社区大食堂正式营业,前来吃饭的老年居民排起了长队。社区大食堂是养老机构牵手合和园其中的一部分,二楼和三楼的保健室、休息室、老年学堂等还在改建中,之后将陆续开设摄影、音乐、舞蹈等课程,形成一个集学习、娱乐、社交、康养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中心。
牵手合和园的前身是手牵手幼教集团旗下的手牵手幼儿园。幼儿园关停后,手牵手幼教集团总园长曾一飞发现,兴华社区是典型的老龄化社区,养老服务供不应求。在街道和社区的支持下,社区养老服务项目于去年正式启动。“主动改变才能迎来机遇。”曾一飞说。
衢州市教育局学前教育专干马力介绍,对于想要转型养老机构的民办园,相关部门会提供运营补助、减税免税等一系列政策帮扶,帮助他们在新赛道上快速站稳脚跟。此外,各部门也在“托幼一体化”“招生服务区”等改革上持续探索,助力更多民办园走出运营困境。
对于外来人口流入较多的地区而言,鼓励民办园加快探索“托幼一体化”发展模式,是可行的破局路径之一。
去年年底,杭州市教育局等四部门印发《关于推进杭州市幼儿园“托幼一体化”工作的实施意见》,鼓励现有幼儿园增设托班,要求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按时足额落实好幼儿园托班补助经费,幼儿园举办托班可参照幼儿园标准给予生均公用经费补助,并建立包含托班成本的幼儿园收费标准动态调节机制。据悉,2024年杭州市区各类幼儿园计划开设近600个托班,提供上万个托位,其中民办幼儿园开设的托班数量将占20%左右。
目前,湖州市吴兴区也有35个民办园园区开设托班,已招收400余名托儿。湖州市教育局学前教育负责人卢怡昕表示,除了托育服务,民办园还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优势不断探索多元化发展。例如,可以提供托管服务,涵盖放学后、周末、寒暑假等时间段,为家长解决后顾之忧;也可以开设特色课程,如亲子类课程、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等,以满足不同家庭和儿童的需求。
重视质量 促进内涵发展
此前,湖州曾对全市93所民办园进行调研。有48%的幼儿园明确表示将坚持长期办园,39%的幼儿园表示3年内继续办园,13%的幼儿园打算3年内逐步关停。
据介绍,近年来湖州市一直通过单列预算、专项奖补、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并帮助有意愿坚持办园的幼儿园不断提升内涵建设,增加竞争力。
严利惠担任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香墅湾幼儿园园长已有10年时间。从创园之初的招生“爆表”,需要审核报名家庭的资格,到现在的“来一个就招一个,就怕别人不肯来”,她坦言很有落差,不过在之前的问卷调查中她和举办者都表示想要坚持长期办园。“危机感也倒逼着我们想尽一切办法去提高保教质量和服务质量。”
在这个过程中,香墅湾幼儿园有自己的最佳帮手——南浔镇幼儿园教育集团。自2015年开始,南浔区开始探索幼儿园学习共同体建设,目前已经实现优质公办园与民办园结对共建全覆盖。两园可以共享教研活动、专家讲座等,不仅可以帮助民办园节约经费,也可以助其提升办学质量,特别是在等级评定方面,经验丰富的公办园能够给予民办园指导。前不久,在南浔镇幼儿园教育集团的帮助下,香墅湾幼儿园就顺利通过了省二级幼儿园的复评。
与此同时,严利惠一直鼓励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为未来做好长远的打算。“如果哪一天真的关园了,最牵挂的还是这群朝夕相处的老师们。”
在采访中,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民办园陆续关停后,教职工的安置问题是要重点关注的。目前,一些公办园或公办托育机构在招聘教师时,会面向民办园教师单列招聘,某些岗位的年龄也会放宽至45周岁以下,给予民办园教师更多机会。与此同时,各地也在开展育婴、保育等技能培训工作,帮助民办园教职工拓宽职业道路。
龚雅丽正是抓住了这样的机会。她所在的民办园在今年春季学期结束后正式闭园。两个月后,龚雅丽顺利入职了由常山县教育局与卫生健康局共同举办的柚苗托育园,成了一名托班教师。
现在,除了待遇比起之前更优,龚雅丽也有了更多学习的机会。托育园会不断提供各种相关技能培训,也经常与其他托育机构进行相互交流学习。“感觉比以前更有盼头了。”龚雅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