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浙教人物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4年10月11日 星期

张兆良和他的“动物世界”

张兆良和学生一起制作动物标本 (受访者供图)
张兆良正在查看断翅红隼的伤情 (受访者供图)
在标本展示区展出的夜鹭标本
(本报记者 童抒雯 摄)

□本报记者 童抒雯

在景宁畲族自治县,景宁中学生物馆已是家喻户晓的存在。在当地百姓的心里,似乎有着一个不成文的共识:遇到需要救助的野生动物,送到学校生物馆或是联系生物馆老师张兆良,准没错。直到现在,张兆良总能时不时地接到求助电话,只要是和动物救助有关的,不管多晚,他都会出发。

景宁中学生物馆创建于1984年。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张兆良从生物馆创始人张彦手中接过“接力棒”。转眼20多年过去了,生物馆从原先几平方米的“动物苑舍”发展为目前国内中学里规模最大的自制乡土动物标本的场馆。

张兆良是亲历者、参与者,而当下的他更像是一位虔诚的“守馆人”,他心牵每一只动物的生老病死,热心生态教育科普,从事野生动物救助……当一个人的努力变成一群人的合力,一股力量正在这个宁静的山村县城里积蓄:好的生态教育不该只出现在课堂,而是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用标本定格它们的故事

从杭州出发,需搭乘高铁,再转乘大巴,在接近6个小时的颠簸后,记者终于到达了景宁中学。沿着学校的斜坡道路一直向上,坐落在山边的生物馆映入眼帘。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一个县城学校的生物馆里竟藏着如此珍贵且稀有的动植物标本:2000多件乡土动物标本,其中包括黄腹角雉、白鹤、云豹等11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标本,以及小天鹅、猕猴等48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标本。“我们生物馆里的标本几乎都是老师和学生自己制作的。”张兆良指了指标本展示区的标本,言语间尽是自豪和欣慰。

制作标本、定时消毒、及时修复是张兆良的工作内容之一。他的工作室“藏”在生物馆的一角,一间四方的屋子里摆了七八张桌子,桌子上摆着镊子、放大镜、解剖刀,还有几件需要处理的动物标本。

制作标本是张兆良的拿手好戏,“鸟类的标本基本一天就能做好,体积越小的动物制作难度越高”。从教20多年,在景宁中学生物馆,出自张兆良之手的标本作品就不下千件。对他而言,每一个标本都像是琥珀,凝结着当时的情境和记忆。

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腹角雉的相遇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一次,张兆良在一条乡间小道上遇到了一位农妇,看到农妇自行车的车挂上正好挂着一只已经断气的黄腹角雉。农妇以为是只普通的山鸡,打算去集市上售卖。“买卖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是违法的。”在张兆良的耐心劝说下,农妇最终将黄腹角雉捐给了生物馆。

白颈长尾雉被称为鸟类中的“大熊猫”,也属于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一次,景宁当地的一位老农拎着一只受伤的白颈长尾雉出现在生物馆。当老农得知自己随手捡到的野鸟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时,害怕担责的他竟抱着白颈长尾雉,“跳上大巴逃走了”。张兆良硬是追了一路,才拦下了大巴,最终成功地说服老农将白颈长尾雉捐赠给生物馆。

守着生物馆里的宝藏远远不够,如何利用好标本普及生态科学知识是张兆良一直思考的问题,“光讲解知识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关键是要建立起人与自然在情感上的链接”。于是,张兆良用“创设情境故事”的方式试图还原动物生前的状态,让生命以新的方式得以延展。

面对低段学龄的学生,他会引导学生去观察动物的形态,在观察中提出问题,激发兴趣;面对高段学龄的学生,他则重点讲述动物的行为和生态知识,帮助学生构筑生物知识体系的大厦。

在标本展示区,一只夜鹭的动物标本特别引人注目。夜鹭左脚上的捕鼠器是张兆良特意保留的。“这只夜鹭在捕鱼时被装在水塘里的捕鼠器夹住了,被送到了生物馆。很可惜,它没有活下来。”张兆良希望用夜鹭的故事告诉每个在标本前停留的参观者:野生动物在自然界中随时面临着生存风险,有的是天灾,有的是人为,而“人类应该有意识地减少那些会伤害动物的行为”。

让更多的人知道生物馆里每一只动物的故事,记住那些曾经停留在动物生前的片刻,是张兆良多年来始终如一的坚持。在景宁中学,每学期开学,生物馆的新生科普讲座已然成为传统,“学生们都知道生物馆,他们爱听这里的故事”。

每年5月的爱鸟周和9月的全国科普日是张兆良最忙碌的时候,他总是不知疲倦地出现在各个场合,向大众科普与野生动物相关的生态知识。自2020年以来,在张兆良的带动下,生物馆联合当地钱江源一百山祖国家公园景宁保护中心、自然资源规划局等部门,走进社区(村),开展系列专题展览、科普讲座等活动,让保护野生动物的声音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救助动物,全员出动

张兆良的一天是从“问候”野生动物救助站的“住客”们开始的。查看动物的身体状态、喂食、清扫笼舍……“看一眼总放心一些。”一次,张兆良需要出差几天,因为放心不下救助中心里的小雏鸟,他就索性把它们装进了箱子里,一同上了路。

开展野生动物救治是张兆良的另一项工作。每当村民们发现受伤或者生病的动物,都会自觉地送到生物馆。先是观察动物是否有外伤,如果发现伤口就先紧急处理,如果动物的体型比较瘦弱,就要考虑是不是消化系统出现了问题……张兆良会根据动物的表现特征,采取对应的救助措施,这套“土办法”是张兆良自己琢磨出来的。

初中时代,张兆良就在制作标本和照料动物上展露出天赋。制作标本步骤复杂,且需要耐心,但“从小动手能力就强”的他总能应对自如。同时,农村的成长环境让他对自然有一种天然的亲近。1997年,原本在外经商的张兆良在张彦老师的劝说下,接手了生物馆。这一决定也让张兆良的人生有了新的剧本。

“两山夹一水,众壑闹飞流”是对景宁地理环境的生动描述。当地充沛的雨水和丰茂的植被为野生动物提供了天然的栖息地。在景宁,人们会时不时看到新的物种、新的面孔。

2015年,一只路过景宁的东方白鹳成了当地老百姓最牵挂的“大明星”。作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因对生存环境要求苛刻,而被视为湿地的旗舰物种。东方白鹳的“到访”让这座原本宁静的浙南小城变得热闹起来:市民们自发地当起了志愿者,远距离地守护它;当地的水利部门怕它饿着,往鹤溪里投放了数千尾彩鲤;林业部门每天在河道边宣讲保护东方白鹳的知识,当地的森林公安也介入了保护;时任县委书记也在社交媒体上呼吁,“畲乡环境好了,珍稀动物也来栖息了,市民们要爱护我们的朋友”。

随着当地老百姓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得到了及时的救助和保护。一次,张兆良接到村民电话,反映鹤溪里出现了死鱼,要他去看一看。还有一次,有村民告诉他山里有几株大树被砍了,也让他去看看。这样的“琐事”越来越多,但张兆良的心里翻腾着感动和欣慰,“大家的心里都装着野生动植物呢”。

今年夏天,生物馆里就陆续“接待”了领角鸮、斑头鸺鹠、白鹇雏鸟等6只野生鸟类,它们中大多数都是当地百姓自发送来的。为了让这些野生动物在放归后能尽快适应野外生存,张兆良特意用活泥鳅来训练它们的捕食能力。据统计,从开春以来,在张兆良的帮助下,景宁当地已经放生了15只野生动物,其中就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穿山甲、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和猫头鹰的身影。

它们在学生心间留下印记

一则小小的消息公布在2020年5月21日。

“今日凌晨生物馆秃鹫因年老器官衰竭,无疾而终,翩然而去。1989年秃鹫来到生物馆,陪伴一代又一代景中师生,留下无限美好回忆。学校暂先将其入土,今后将在后山盖一亭子,取名‘翼然’,迁其骸,以纪念之。”不到100字的内容概括了一只秃鹫的一生。

说起来,那是一个沉重的早晨。那天一大早,张兆良像往常一样为秃鹫喂食。“往常它一听到我的声音,就会蹦蹦跶跶地跳过来。”但那天早晨的笼舍安静得出奇,张兆良走近才发现,秃鹫已经失去了生命体征。

一般情况下,生物馆中的动物在离世后都会被做成标本,但对于景宁中学来说,这只秃鹫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事实上,这只秃鹫是在生物馆落成后的第二年“入住”的,它和生物馆一样,不仅陪伴了一批又一批学生的中学时代,更承载了他们的共同记忆,“就好像认识多年的老友突然走了”。每当回想起和秃鹫相处的片刻,张兆良还是会感到“心里空荡荡的”。从那天起,学校把每年的5月21日设为生态教育主题日,以此来纪念这位“老朋友”。

在张兆良的眼里,生物馆里发生的故事,终究会在学生们的心间留下印记。学生毛世铭从小就是个“昆虫迷”。为了支持他的兴趣,全家人会齐齐上阵,在田间山林里帮他找虫子。高中时期,毛世铭一有空就会钻进生物馆。对昆虫的痴迷让他成了半个昆虫专家,有时候会帮着张兆良一起辨别昆虫物种。尽管已经毕业,毛世铭一直和张兆良保持着联系,“张老师给了我很多机会发展兴趣爱好,他会鼓励我做自己喜欢的事”。

“尊重每个生命个体,无论是动物还是个人。”在张兆良看来,生态教育的聚光不仅要落在每一个具体的生命上,更需要照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路上。为了吸引更多人加入保护野生动物的队伍,张兆良组织学生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开展课题研究、编写科普剧;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在暑假期间带着学生们走进湿地,探索自然的奥秘……

四季交替,生物馆里的动物们来来去去,有的重获自由,有的黯然老去。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位已经年过半百的生物馆老师,会一直守在这里,等着新的“住客”,等着新的故事。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