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陈海燕)9月27日上午大课间活动时间,义乌市实验小学党委书记楼曙光抱着一个盒子,来到了校园一角“甲宝域”——这是学校专门为学生中的甲虫爱好者设立的区域。楼曙光想和爱好甲虫的学生交流中国大锹的养殖经验。没想到,还没聊上几句,他就被学生“教育”了:“你手上的这只不是公的,是母的。”
据悉,暑假期间,学校将科学馆南侧花坛打造成了“甲宝域”,利用装饰墙介绍甲虫的分类、习性等知识,还附有各类甲虫的图片。开学以来,这片小天地吸引了不少甲虫爱好者,他们经常聚集在此,交流探讨甲虫的品种样貌、生存条件、繁殖方式……
楼曙光介绍,本着“科学教育不是高科技教育,万物皆可研究”的理念,学校自年初开始,努力在自然科学领域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园资源,创建自然教育学习空间。除了“甲宝域”,学校里还有蝴蝶园、荏苒园、桑梓园、知否苑等各种打破课堂与自然环境壁垒的空间,力促科学与多学科的融合,推动教育与自然和谐共生。